复工的第一个星期,晚上八点多,路上只有月亮,大街上也只有零星几辆车疾驰而过,像带动了一阵风,这风让挂在路灯上还没收的年节灯笼飘荡起来。往年过了元宵节几天,深圳的红灯笼就会被收起来了,不知道今年收灯笼的人是不是也被疫情拦在路上了呢?

深圳的年节一直都是空荡荡的,冷清得全国出名,所谓“空城深圳”。只要一到初八,这座短暂休眠的城市就会醒来,车流和人流都会重新回到深圳的血管里。但今年的深圳意外地到了十五也还没醒来,空无一人的公车载着微凉的南方冬日来了又去,南海大道上依旧没有什么车,边上的深大也全面封锁起来了。偶尔有宣传疫情防控的车经过:“戴口罩,勤洗手,不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春节到现在,留守在深圳的人或许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用出入证进出自家小区,第一次贴上“南头”的绿标过检疫站,第一次看到年后没有车的早高峰,第一次过了元宵节路边灯笼还挂着,第一次,希望深圳的人能多一点。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从1月23号开始,有些结束了,有些还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人潮拥挤的华强北疫情期间空荡荡的街道

深圳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城市,它有的是寸土寸金,是年轻漂泊的梦想,是日夜打拼,是深夜天桥上对着来往车流的崩溃情绪。这是一个在冲刺的城市,每个人都马不停蹄,渴望变成最前面的那一个。也有很多人说,深圳人是精致又利己的,除了赚钱什么都不关心。如果一定要说,深圳的城市气质大概是金钱和效率。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也让人看到了它的温柔和勇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复苏的城市

深圳有驰名世界的粤海街道办,有华强北,无数台电脑和无数种科技创新,就连它少有的温柔里,也带着键盘敲动的声音。2月1日,疫情爆发十天内,微信上线了疫情实时地图小程序“疫况”,由深圳人洪俊瑶和他的团队开发并维护。允许定位之后,打开小程序就能开到自己身边的疫情信息,精准到病例被发现的地点。这是中国第一个疫情地图,一开始只提供深圳市的疫情查询,后期扩展到多个省市。疫情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刷一遍小程序,在让人惊恐的未知里,看着身边一个个数据精确的已知的红点,反而觉得无比安心。这样的安心,也来自深圳的义工团体。截至3月5日,深圳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已经超过12万人次,包括专业群体和普通市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疫情发生之后,深圳市政府也是最早选择通报疫情具体信息的地方政府之一,即使一边是深圳市高居广东病例数据榜首,一边是必将到来的庞大的返深人流,它也依旧选择这么做。面对复工,它没有选择一刀切式的封闭。今天的新闻是“深圳发布最严复工令”,明天的新闻就是“深圳企业包车包机去各地抢人”。像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一样,深圳很快地适应了这样的“非正常”时期,它拒绝“壮士断腕”也拒绝“壁虎断尾”,用自己的前瞻性和勇气破开了这个新兴移民城市面前的坚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复苏的深圳和出门活动的人们

如今已经正式复工快一个月了,深圳市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97%,很多餐饮店也恢复堂食了。而每日确诊病例从2月18号开始,就几乎都是零例了。早晚高峰依旧拥堵得恼人,与以往不同的只不过是司机们都戴了口罩。经过下班时的科技园,川流不息的人群脸上清一色戴着口罩。不知不觉里春天来了,木棉紫荆和杜鹃花都开得热闹,大概再过不久,深圳也能恢复常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