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但是对于过敏的宝宝来说,却是一段艰难日子——持续喷嚏大量清水鼻涕、揉鼻子眼睛;手足不停、睡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宝宝反复咳嗽,甚至伴有喘促;皮肤瘙痒,皮疹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现这些症状都可能是因为宝宝过敏了。我国婴幼儿过敏发生率已高达41%,每个宝宝都有过敏风险,过敏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疾病”,父母又存在“青春期可以带掉的”等认识误区。

什么是过敏、过敏原、过敏体质?

过敏:指有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产生过度的反应。正常情况下,身体会制造抗体来免于侵害。生活中常见的过敏类型是:“速发型”“迟发型”

过敏原:过敏者的身体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产生抗体,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

过敏体质: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但是偶尔对某种已知因素发生高反应性,不能称作“过敏体质”。过敏也不等于过敏体质。

为什么宝宝在春季更易过敏?

1. 体质原因:春季宝宝容易过敏,除了宝宝本身是过敏性体质外,更多是因为宝宝接触了一些过敏原。

2. 天气原因:春季天气忽冷忽热、温度变化大,空气干燥,百花盛开,刮风天气多、花粉、粉尘、柳絮等容易致敏的过敏原明显增多。

3. 户外活动:春季天气转暖,宝宝户外活动增多,因而他们接触到过敏原的几率大大增加。

宝宝常见的4种过敏

1. 吸入性过敏

这类过敏的过敏原通过呼吸进入人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见的吸入性 过敏原有花粉、雾霾、螨虫、霉菌、动物皮屑、大气污染、蟑螂等。 过敏性鼻炎就是一种主要由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疾病。

2. 食物过敏

进食某种食物之后,由于食物中的某种成分调动了体内的免疫系统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如果宝宝一吃某种食物就出现皮肤瘙痒、喉咙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那很可能是对该食物过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起食物过敏的东西挺多,目前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以下6类:

  • 奶以及奶制品,包括牛奶,羊奶,奶粉,以及含奶的糕点、饼干都算;

  • 蛋类,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都是蛋类;

  • 海鲜,比如鱼虾、螃蟹、牡蛎等;

  • 大豆;

  • 坚果,比如花生、杏仁、腰果等;

  • 含麸质的谷物,比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

虽然过早接触这些食品会刺激宝宝敏感的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导致过敏,但有研究已经证明了,过晚的食用易过敏(比如花生),也会导致过敏的发病率增加。

推迟添加不利于诱导宝宝免疫系统适应这些食物,而致使延期添加的食物过敏发生率更高。

所以,宝宝要适时添加以上食物,不要过早添加,也不能如传统观点说的推迟添加。

3. 皮肤接触性过敏

皮肤接触性过敏(学术上叫做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直接接触某些物质后,引起的以瘙痒、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皮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有些人不能戴耳环、手表、皮带,就是因为对其中的某些金属过敏。皮肤接触性过敏的过敏原除了金属,还有紫外线、香精等。

4. 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比较少见。一般来说,药物引起的过敏大多数会有发热现象,一旦停用引致过敏的药物,体温就会下降。

如何做好预防?

1. 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对 花粉过敏的宝宝,应该尽量减少接触花草的机会,必须到户外时,应戴口罩进行防范; 对食物过敏的孩子就要回避引起过敏的食物, 躲避引起过敏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乳蛋白过敏的宝宝, 除了果断更换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粉外,还不能进食任何含牛奶的食物和补充剂。

2. 去除过敏原

粉尘是家庭内主要过敏原,常隐藏在床上用品、家具、布艺沙发、毛绒玩具、地毯等地方,应定期清扫家内所有家具、布艺沙发、地毯。也不要让孩子接触动物和毛绒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定期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 ,并在阳光下暴晒,可以杀掉隐藏在其中的病菌和尘螨。 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居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 避免过早使用抗生素

有研究表明,小于2岁的儿童使用抗生素后更易得湿疹。早期使用抗生素使湿疹风险增加15%~41%,使花粉过敏风险增加14%~56%。

研究还显示,与接受1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相比,接受2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婴儿同时发生2种过敏(湿疹和花粉过敏)的风险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肠道益生菌对儿童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使用抗生素会改变婴幼儿的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削弱婴幼儿的抗过敏反应能力。

4. 饮食均衡

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过度加工的食物(各种零食、饮品、冰淇淋等),多吃新鲜蔬菜、瘦肉、蛋奶等,保证身体的营养充足。

5. 及时就诊

如果宝宝出现了疑似过敏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以便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切勿自行为宝宝服用抗过敏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图文来源于网络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