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神童的王恒屹现在是家喻户晓。他三岁能认识三千字,背诵六百首诗。有的妈妈一看他这样都羡慕不已,有的妈妈将王恒屹对比自己三岁还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心中就苦恼。尤其是那孩子四五岁说话还不利落的妈妈更是忧心忡忡。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教育焦虑是每个家长都曾经有过的。

可是王恒屹这样真的是神童吗?现在没有看出来,有待将来看看吧。因为识字算不上神童,我的两个孩子都识字早。老大一岁两个月识字,两岁半认识一两千吧,她小时候我教她的,所以有印象,后来认识多少没有统计。读诗都没有教过,估计要是训练也可以,但是我舍不得让她太累,还有一个我觉得这样的训练没多大意义,教她识字时是因为自己带她没事干 ,一起玩而已。

我儿子三岁也能认识几千字吧,他倒是没有刻意教,只是一岁多教过几个字,他不听话,不爱教他,,但是他后来上幼儿园,老师发现他认识很多字。我们也不知道他在哪里认识的,他说看动画片下面有字幕,然后加上幼儿园学的结合起来他就认识了。最有趣的是,他小时候我很忙,周末没人理他,他闹我就给他一本书。有时他翻得快,也不知道他到底读没读完,会不会。预防他看太快,我给了他一本厚厚的《鬼吹灯》,结果直到我忙完来看他,发现他着迷了。我问他看懂了吗?他说懂,我也没空理他 只是看他专注不捣乱就好。但是朋友考他时,他倒是能说出文章大概。据朋友和有几个围观的家长让他读书后,推测他能认识三千字以上。我们也没在意,因为我们都认为认识很多字是好事,但是谈不上天才和神童。我们知道,这个和每个孩子在某方面专注有关。当然一切需要未来验证,我还是没有教他背诗,从不强求孩子们儿时刻意学什么,因为还没入学呢,入学了也只顺应学校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不赞成学生懒惰,但是我也不喜欢拔苗助长。而王恒屹的奶奶经过了大量的训练练就今天的王恒屹,我认为有些过了。这么小的孩子承受这么多压力并不好。而且家长让他到处登台亮相出风头对他也不好。在节目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不开心,有时还会哭。每当这时候我特别心疼还愤慨,大人不能牺牲孩子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而且目前看来他不是天才,会背诵,会认字真的不是天才,尤其是通过这样强度训练的,根本不能算天才。也许过度训练对孩子有害。在我眼里什么样的是天才呢?例如那个广州的孩子,没有人教他,都视他为傻子,而他能推算循环小数原算式。例如广州那个孩子没有教他,自己自学了好几个国家语言,电脑无师自通。看天才是不需要刻意训练的,刻意训练成了也不是天才。可是这样真正的天才科学家研究都是有一种病。所以我们也不希望养这样的孩子,对比之下宁愿孩子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如果有空对孩子 适当地指导和智力开发是应该的,他可能智商会高一些,但不会变成天才、神童。当然这样就已经足够,何必强迫孩子成为天才,揠苗助长适得其反。许多儿时被视为普通的孩子长大反而一鸣惊人,所以不要忽视你看似普通的孩童,其实他蕴藏着你未知的智慧、非凡。所以说王恒屹的例子不值得效仿,更不应该推广,我们不应该剥夺孩子无忧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