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卫健委:新型肺炎重症病例救治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并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中有基础疾病的衰弱老年人一旦感染更容易出现重症,重症患者65岁及以上人群占27.0%。60岁及以上患者病死率(5.3%)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1.4%)。为何会这样,又该如何合理救治新冠肺炎老年患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体缺乏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能力。在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中,有可能通过迅速调动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来应对病毒侵害,但在老年人群中,炎症衰老和免疫衰老使得他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更脆弱。尤其是老年人在衰弱和共病的疾病状态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肺外器官系统的疾病,会进一步增加患者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老年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所伴随的症症状更加严重,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更多,病程更长,预后更差,致死风险更高!

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干咳和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呕吐和腹泻。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等。目前尚无针对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数据,但是老年患者罹患肺炎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虽然多数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干咳和乏力,但是在老年人中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可见到。部分老年人由于对感染的应答能力差,咳嗽反射减弱,可无症状,不易及时发现和诊断。诊断的另一个困难之处在于,老年患者因本身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干扰因素多,会影响医生的准确判断。因此在对老年患者的诊断中,应注意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除常见的临床表现外,对于患者新近出现的症状应格外关注,并结合患者既往病史进行综合判断,以避免漏诊和误诊。在疫情期间,如果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ARDS或者乏力、休克、出凝血障碍等不能解释的全身症状时,均应该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此外,在诊断老年人新冠肺炎时,临床医生要尽可能做前瞻性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系统的功能状况,因为老年患者肺部病变更容易诱发其他系统的功能衰竭,甚至这种衰竭发生于呼吸衰竭之前。比如,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肺炎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在诊断时提前预判,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在不断的扩散,老年人是易感人群,那么老人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

老年人想要预防新型肺炎的话,那么需要尽可能的选择不出门,而应该呆在家中,老年人的免疫力比较低,是比较容易被感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确实需要出门的话,那么需要佩戴口罩,口罩选择N95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口罩浅色朝内,深色朝外,金属条在上,不要佩戴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去密集人群的地方,因为密集人群的地方会有很多细菌,如果有感染者的唾液的话,那么是极容易导致被感染的,所以,是不能去密集人群的地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需要勤洗手,保持卫生,因为手接触的地方会很多,很容易接触到病毒,而勤洗手保持卫生可以很好的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洗的时候需要用上肥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中需要时常保持通风,通风可以避免空气阻塞而导致家中大量细菌滋生,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从而杀死细菌和病毒,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新型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的食物需要是煮熟的,生的食物不要吃,不易消化,而且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那样是容易导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需要确保休息到位,睡眠的睡眠,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以确保免疫力不会下降,这样可以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好进行适当的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也就可以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1、尽可能选择在家不要出门。

2、如需出门,需要佩戴口罩。

3、不要去密集人群的地方。

4、需要勤洗手,保持卫生。

5、家中需要时常通风,消毒处理。

6、吃的食物需要煮熟。

7、确保休息到位,充足的睡眠。

8、适当的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