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谨曾言:站起来要比孩子高,蹲下去要和孩子一样齐。没有辛勤的付出,怎会有丰收的喜悦,不强求第一、第二……只要尽力。人生是一个要独立的过程,只要脚踏实地的走,才能留下一条属于自己生命的轨迹。

前几天朋友给我聊了自己闺蜜的一个经历,她闺蜜有一对双胞胎,周末和老公带孩子去游乐场玩,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网友分享这样的一个经历,他说自己带着他的双胞胎儿子去游乐场玩。由于人多等了很久才排到,自己就坐在一旁让孩子尽情的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一会俩孩子就跑回来了,看着还很不开心的样子,爸爸询问原因:原来是在玩滑梯的时候,弟弟被一个稍大点的孩子欺负了,那男孩踢了弟弟的脸,还不道歉,还很嚣张。

爸爸听完跑上去揪出“熊孩子”,在游乐场里用喊叫的方式问道“这是谁家的孩子?”没有人回答,爸爸又再次询问周围的家长,“熊孩子”家长看过不去,就带着自己的孩子诚恳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闺蜜的老公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用喊,“我要的是让他们成为焦点,要他们面对另一个怒气的家长,要他们难堪,要让熊孩子知道下次再踹人的时候要知道后果。”

“很多家长都是,只要不是自己孩子吃亏,都装没事人,我这么做,也是让儿子知道,你被欺负了,爸爸会为你打抱不平,不用害怕”。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不能欺负别人,但是更不能被别人欺负。

其实霸凌从幼儿园就开始有了,虽然没有相关数据,但在孩子之间霸凌关系(孤立,排挤)一直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同学跟我说,他小时候在幼儿园就是扛把子,幼儿园的小朋友谁不听话就不和他玩。他成了“山大王。”

为什么小孩子就懂得呼吁周围的力量?通过了解很多曾经的霸凌者总结得出:

其实幼儿在三岁就已经有足够的智慧,运用外界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长大后回想一下那个时候也就是觉得好玩,看他不爽等。其实这就是社会神话的雏形。

只不过当时小,智慧用错了地方。家长和老师也,也没有意识到并作出正确的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玫瑾教授:面对欺负霸凌,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不能纵容

网上还有一段热议的视频,是一个小男孩欺负同班的小朋友,也是踢了头,刚好被妈妈看见就直接抓起孩子的手打了回去,并告诉孩子“被欺负就要打回去。”

欺负人的男孩爸爸却愤怒的说:“小孩子之间是打闹而已,大人不应该插足小孩子之间的事吧?”

这位爸爸,如果被踢的是你的孩子,你还会这么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这是双重要求。

虽然事件小事,但是家长如果不重视会直接改变孩子的发展轨迹。蝴蝶效应正是如此,家长不要为了避免麻烦就让孩子选择说“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就对校园暴力和霸凌事件发声:面对校园暴力不纵容,打回去!

李教授接着解释说:“孩子一直接受的教育是遇事自我反省,这其实是从容了一些不良行为,最终导致校园暴力发生。”

“打回去”看似是以暴制暴,其实在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让欺负自己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那些性格胆小懦弱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

1. 让孩子知道权利的界限

平时要告诉孩子哪些是自己的权利,哪些是别人的权利。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随便动,你想动别人的东西也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建立规则意识。

还有就是你不能打别人,别人也不能打你,告诉孩子要懂得互相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向欺负者大声说不

告诉孩子在被欺负的时候不要慌张,大声说出来“你们打我是不对的。”欺负你的人内心都是害怕的,只要你足够勇敢坚强,他们就会产生动摇,以后不敢再欺负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要学会及时跟他人求助

家长要引导孩子怎么表达,学会自信,懂得面对和对自己负责,遇到事情了要勇敢的跟家长和老师说出来,不要逃避,从容哪些坏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说“为什么别人没被欺负就欺负你啊?”

小孩子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他的后盾只有家长和老师,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幼儿园里,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平时家长也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多跟孩子交流。做一个有心的家长,发现孩子这方面欠缺及时作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