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从“发面团”变成“野狼团”,与孔捷和李云龙方法不同有关……

在《亮剑》中,如果说存在“两个”独立团,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就会有疑问,独立团明明只有一个。只不过独立团的团长,从孔捷变成了李云龙了而已,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两点独立团。

其实虽然独立团如果从人员上来说,的确是只有一个,但是孔捷时期的独立团,与李云龙时期的独立团相比,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虽然独立团仅仅换了一个团长,但是整个独立团就像换了一直部队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之前的独立团,受到了山本特种部队的偷袭伤亡惨重,所以就被总部首长说成是“发面团”。到后来的独立团,能够打下守备森严的平安县城,你能想象得到,这是同一支部队干出来的事?

其实独立团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原因就是孔捷和李云龙的原因。赵刚曾经有一句话,对这种现象总结的非常好。大致意思是“一直部队的气质,取决于它的军事长官的性格”,其实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独立团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独立团之所以能从首长取笑的“发面团”,变成敌人恐惧的“野狼团”,其实就是因为孔捷和李云龙的性格所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捷是爱兵如子,部队很团结,但是缺少血性

说起孔捷,他也算是一个资格很老的老革命了。而且他和李云龙又是非常好的战友,他的带兵经验自然也不会差。虽然孔捷打仗也不含糊,但是他在临场发挥和打仗的技巧,在这些方面与李云龙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孔捷在担任独立团团长时,独立团是一个非常和谐的一支部队,听从上级的指挥。部队内部上至团长下至普通战士,相处得非常融洽,因为孔捷爱兵如子的特点,所以出现孔捷离任时,很多战士要跟孔捷一起走的感人场面。

甚至有的人舍不得孔捷,竟然想要孔捷用枪“突突”了他们。从这里自然可以看出,孔捷平时对这些战士的感情,是像家人一样非常亲切的,这样的部队虽然非常团结,但是却缺少一点血性,这是“第一支”独立团的“致命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云龙提倡竞争,提倡“野狼精神”

而李云龙与孔捷就不一样了,虽然他对战士们也很好,但他更讲究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碰上敌人的精锐部队,李云龙就越兴奋。而且他也不像孔捷一样,用感情来笼络人心。

相反,李云龙故意制造手下部队之间的“矛盾”,为的就是让他们真刀真枪地练刺杀。所以张大彪和沈泉两个营长相见,那都是“分外眼红”,谁都想压倒对方。这样的部队训练出来,战斗力那是非常的可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李云龙又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只要是碰到好处,哪怕是要违抗命令,也要把好处给弄到手。所以独立团在李云龙的整顿下,战斗力得到明显的提升,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更新加强。

更重要的是,在李云龙的积极发展下,部队增长了近三倍。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家底,李云龙才能攻下守备森严的平安县城。独立团也是在李云龙的带领下,成功地甩掉了“发面团”的帽子,化身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野狼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立团从发面团变成野狼团,战士从兄弟变成‘对手’,李云龙乐了”,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到此结束,如果大家觉得分析的有道理,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观点,同样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对于以上的分析,您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我是历史前锋,专注于历史和名著的分析,欢迎大家的关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历史前锋

如果楚云飞放了钱伯钧,那他会去哪里,下场会怎样?答案只有一个

李云龙多次命悬一线,但这一次最危险,很多人都想不到……

李云龙拿下骑兵营,旅长就来“打劫”,谁泄的密?两个人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