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月份,春天的到来令人愉悦——

阳光早早地透过昨夜忘记拉窗帘的窗子将你叫醒,万物用色彩将自己装扮起来,风也愈发温柔,枯萎的落叶变成了缤纷的落花,空气里满是醉人的清香。

尽管因为疫情,减少了外出的脚步,不能在春的明媚中奔走,但是,春天,已经在路上。

古人是怎么形容春天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在领略一下西湖的春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湖春行》 唐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01

《钱塘湖春行》是描写西湖春景的名篇。诗人像一个富有文采的导游,带领读者一边走一边传递春的信息:水面安宁平静、早莺树间争鸣、春燕衔泥筑窝、春花争奇斗艳、春草钻出泥土、堤岸杨柳依依。

白居易观察、创造出了西湖春日的美,独具慧眼地写出西湖早春美景的动人之处。全诗短小精悍却处处被打动、为之陶醉。

简单地翻译一下,就是:

我一个人走到了孤山寺的北边,也就是贾公亭的西边歇歇脚。放眼望去阿,涨起的和低垂的白云贴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只黄莺吵吵闹闹地在向阳的树木上争一个栖息之地;飞过去的那只勤劳的燕子,不知道要去谁家屋檐底下筑窝了,那人也是极幸运的。

红的黄的白的花,简直要迷了我的眼睛;那片突然绿了的草地,也才刚刚没过马蹄。

这湖东的景色啊,真是令人流连忘返。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杨柳依依的白沙堤。

02

此诗的首联紧扣诗题描写了湖水。前半句点出了钱塘湖的位置以及四周建筑围绕的景象。后半句直接描写湖面风光:春雨过后,水面涨高与堤岸齐平,天空中飘荡的白云与微风吹拂的湖面连成一片,这就是江南春水典型的水天一色。

颔联动静结合,生动刻画细节,莺歌燕舞,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早莺和新燕都是春天的象征,是昭告天下春回大地的使者。黄莺鸣声圆润嘹亮、悦耳动听,传播春的喜悦;勤劳的燕子启迪人们在春日进行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命力。“几处”二字刻画出黄莺鸣叫、相互呼应、此起彼伏的热闹景象。“谁家”二字让读者联想到燕子在人家屋檐筑巢的场景,使画面更加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颈联让仰头观鸟的读者俯察花草。春日初至,百花还未全部舒展开来,这儿一团小黄花、那儿一簇小粉花,迫不及待地想使人眼花缭乱;刚出生的的小草才和马蹄一般高。“乱”和“浅”二字很恰当地形容出早春花草的特点。“渐欲”和“才能”使花草仿佛在眼前动了起来,告知人们因为春天的到来它们会努力地生长,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和生命的希望。

尾联作者沿着白沙堤,饱览西湖美景,沉浸在鸟语花香中,乃感意犹未尽。引领读者回味刚刚披上春天轻衫的西湖,令人流连忘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游湖的喜悦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03

人们常说,江南之美,美在杭州,杭州之美,美在西湖。

钱塘江,自古以来就是热闹繁华的,白居易所在之时,更是闻名遐迩。

无论什么天气,都可以感受到西湖不同的美。

夏日晴天,西湖便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艳丽景象。

秋日雨天,西湖就是烟雨蒙蒙,如诗如画,如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冬日雪天,西湖则一片银装素裹,体会湖心亭看雪的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最喜的还是《钱塘湖春行》中所描绘的西湖之春。在白居易笔下,一切都是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样子。春暖花开,时节正好。

我甚至想泛舟于湖上,伸手摸一摸天边不小心变胖的白云,看着黄莺和燕子在树木间玩捉迷藏。春天花太多,桃花杏花樱花之类的都开始撞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但也不影响我欣赏。

今春意料之外的禁足,让我明白了春光的可贵。

只愿,来年能如期感受春天。

- END -

作者:凯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