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中,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免签,不需要签证就可以直接去旅行,加上海岛比较多物价也并不贵,因此很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一直是东南亚热门旅行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印度尼西亚一些偏僻地区,还是有不少特殊的部落,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部落文明,特殊的民族习俗,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托拉查族。

印度尼西亚少数民族托拉查人对于多数人来说绝对是陌生的民族,当地以盛大的葬礼和色彩斑斓的木雕艺术而闻名。 谈到托拉查人的葬礼习俗,或许会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神秘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尼托拉查人具有与西方人和亚洲人全然不同的生死观念,这种观念具体表现在他们独特的葬礼习俗。 对于一直讲究「入土为安」观念的中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彻底颠覆中国人三观的习俗。

托拉查人认为死亡只是逐渐开展漫长生命历程中的一步,躯体的死亡不是一种突然的终结或分离。 因此,当有挚爱的亲人逝世,他们会把死者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后留在家中,照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后才会风光下葬。 在此期间,他们会把亲人遗体当作活人般照顾,不但会为遗体准备食物、洗澡,更会陪伴着尸体,当有亲友造访时,会带他们见一下死者,以示问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拉查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托拉查人深信,人死后仍可听到声音,如果在遗体下葬前,没有好好对待死者,会惹怒死者的灵魂;同时他们也相信祖灵会为照顾尸体的生者带来好运。

由于当地举行盛大的葬礼需要巨额费用,据说持续十多天的活动,其开支一般超过当地人工作年薪的十倍。因此,把亲人的葬礼延后至死者往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举办,部分原因是为了筹备足够的资金。 通常死者愈富有、生前权力愈大,丧葬仪式的花费愈多;而贵族的死者其盛宴往往有数千人参加,且持续多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的丧葬仪式已然形成社会活动,往往引来众人观礼,他们的葬礼文化凝聚了整个民族,让家与家、村与村紧紧相连。 这种独特的生命观和重视死亡的习俗,近年来亦引起人类学、民族学者和旅游业者的高度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尼的托拉查人一般会将遗体安葬在洞穴中或墓室中。 此外,他们通常在每年八月都会举办一次传统的祭典叫(Ma’Nene),意为(净尸节)。原则上家中有长者过世、举行葬礼后每三年,家属会替死者重新整修棺木,并将尸体挖出来清洁后,换上新衣服,甚至与死者合照留念,之后重新安葬;若是身分地位较高的死者,还会由一伙人带领遗体游街、欢庆,以此展现对先人的思念、崇敬与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当今文明社会的角度来审视托拉查人的特殊丧礼习俗,确实令人有可怖之感。以中国人的观念来看,这样的习俗不但恐怖,还是对先人的大不敬,这种颠覆中国人三观的做法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但也无可厚非,他们也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去悼念先人,这种生死观确实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