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在6月龄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添加辅食了,不过,在民间有“不吃盐没有劲”的说法,一直以来,也成为带娃的婆婆和宝妈之间争论的焦点。从生理角度来说,婴儿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代谢系统较为脆弱,较早摄入食盐,容易增加肾脏负担,并出现一系列健康隐患。除了食盐以外,其他调味料也应谨慎添加到宝宝的饮食之中,让宝宝能更健康地发育、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盐不能直接添加,含有食盐的调味料也应避免添加到宝宝的饮食之中。比如生抽酱油。由于母乳、配方奶粉中已经有足够的钠让宝宝摄取,如果过早的给宝宝吃盐和酱油,会导致钠摄入量超标,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带来健康风险。当宝宝1岁或1岁半左右时,可以适量添加食盐和酱油。

除此之外,各种糖类调味料,也是过早给婴儿添加的调味料重灾区。额外添加的糖类,有别于蔬菜、水果、米饭中的糖分,归属为游离糖,这种糖类会造成宝宝味蕾出现偏好,养成爱吃甜食的习惯,并增加宝宝乳牙罹患龋齿的风险。根据世卫组织建议,在宝宝的辅食中额外添加糖分,最好等宝宝1岁半之后再添加,且在后续成长过程中,也要控制糖分摄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宝宝食用的油类也需要格外注意,尽量摄入山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植物性油脂,其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促进宝宝健康生长,在食用时,也应该经常变换食用油种类,以达到营养均衡。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辅食中添加动物类油脂应谨慎。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鱼肉因为含有大量营养物质,适合宝宝食用。但在烹饪时,应注意不能烹调入料酒,虽然能起到去腥的作用,但却因为含有酒精,容易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当宝宝2岁左右时,可以适当在饮食中烹入料酒,且烹调温度也应足够高,以挥发料酒中的酒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调味料中的鸡精、味精,虽然成分中不含有食用盐,但其中主要成分仍然是钠盐,婴儿摄入后,在体内会转变成钠离子,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一般来说,不建议宝宝在2岁前食用,以呵护宝宝脆弱的肾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