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时间段是最难带的,这个时间段就是10个月到上幼儿园之前,尤其是前半段,对很多父母来说,简直像是噩梦,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宝宝的行为能力很强了,基本上学会走路了,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

但是同时又完全不能够保护自己,还经常让自己受到伤害,看护宝宝的家人必须时时刻刻看护着宝宝,有的时候稍不留神,宝宝就摔了碰了的,实在是闹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岁宝宝从床上消失,父母慌了

丸子一岁了,丸子出生以后,为了宝宝的安全,丸子妈妈就让丸子自己睡婴儿床,生怕跟他们一起睡,不小心把宝宝埋在被子底下。

丸子行动能力很强,7个月就会爬了,不到十个月就会走了,尽管丸子妈妈不希望儿子走那么早,生怕以后“罗圈腿”,但是挡不住孩子就必须要走,孩子突然发现自己有这个“特异功能”,没有一天消停,就要到处走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天丸子睡午觉,妈妈终于得空干会自己的事情,结果只有一刻钟没有在房间,再回到房间婴儿床上的宝宝不见了,这下可是吓坏了她,不过好在在床上的被子里找到这个小家伙。

丸子妈妈和丸子爸爸十分好奇,孩子是如何从婴儿床上转移到大床上的,然后就查看了监控,整个过程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监控中显示,孩子显示从小床上上到了大床上,然后从大床上下到了地上,接着再次“攀爬”到小床上,然后重新回到大床上,轮回两周之后,乖乖躺下睡了。

这整个过程危险重重,如果从小床的边缘上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看过监控之后,丸子的爸爸妈妈决定不再让孩子睡小床了,赶紧把小床挪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单独睡还是应该和父母一起睡?

宝宝出生以后,肯定要面临一个选择,是让宝宝单独睡,还是让宝宝和父母一起睡呢?

尽量还是让宝宝单独睡,可以在大床旁边放一个小床,可以选择那种拼接床,这样就避免孩子自己睡在婴儿床上哭闹了。

为什么要让宝宝单独睡?

1、宝宝单独睡更安全

要知道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也才只有50公分长,是非常小的一个小家伙,这么小的宝宝跟父母一起睡,真的很容易被埋在被子底下。

而宝宝因为被埋在被子底下发生悲剧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安全起见,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最好让宝宝自己单独睡。

2、有助于今后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宝宝到3岁的时候就可以和父母分房睡了,不过在我国分房睡的时间经常会拖延到宝宝6岁以后,越早分房睡,越有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只要稍微留意不难发现,那些早和父母分房睡的宝宝独立性很强的,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甚至自己整理自己的小床,而那些一直没有和父母分房的小朋友依赖性就很强,在独立性方面要远远不及那些早就和父母分房的小朋友。

如果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和父母分床睡,这有助于后边的分房,孩子也会比较容易适应。

父母要注意宝宝的安全

6个月以后的宝宝,就不会再乖乖躺着不动了,慢慢地他们会爬了,愿意在地上走了,会跑了,宝宝的行为能力一天天变强,但是自我保护能力却完全没有,所以父母要更加留意宝宝的安全问题,帮助宝宝解决一切障碍和潜在危险,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1、可以攀岩的物体移走

千万不要小看宝宝的行为能力,你以为小家伙很笨,实际上他们可能会做出很多你想不到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会爬之后,家长就要做大清扫了,所有可以攀岩的物体要全部移走。

2、不固定家具移走

除此之外,家中的那些不固定的家具要全部清除,包括柜子、花架、花盆等等,为宝宝解决一切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