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愿意成为一名眼组织捐献志愿者,弘扬人道、彰显博爱、崇高奉献,践行志愿精神,传播捐献理念,履行生命之约,传递人间大爱。”

4月2日上午,沈阳爱尔眼科医院三楼大会议室,在角膜捐献者家属、受捐赠者及辽沈15家新闻媒体的见证下,32名爱尔眼科医护人员代表爱尔眼科辽宁省区各医院的百余名志愿者,集体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护人员宣誓加入角膜捐献志愿者队伍

据悉,医护人员集体签署眼角膜捐献志愿书,在辽宁尚属首例。

此外,爱尔眼科辽宁省区宣布:角膜捐献志愿者及其家属可在爱尔眼科享受终身眼健康管理服务,以回报他们的无私奉献。

科普:一枚眼角膜可救治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护人员代表签署捐献志愿书

“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国现有角膜盲症患者已达500万以上。”活动现场,沈阳爱尔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科主任陈铁红接受采访时说,“相对于其他器官移植而言,眼角膜移植成功率是最高的,大概在90%左右。角膜病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一般情况下,一枚眼角膜可以帮助多位患者重拾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铁红主任介绍:角膜捐献志愿者及其家属在爱尔眼科可享受终身眼健康管理服务

据介绍,国内有几十家眼库可接收角膜、救助角膜盲症患者,以爱尔眼库为例,全国共有10家眼库,25个角膜捐献接收站。

沈阳爱尔眼库作为其中之一,主要任务是采集眼角膜和眼组织用于临床治疗,为因角膜病致盲或致残的患者带来复明的希望。截至目前,共有百余名志愿者成功捐献眼角膜,约千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

然而,虽然有眼库,国内角膜捐献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现状:角膜“0”库存 患者排队等待

虽然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但是,中国角膜捐献率过低,使得角膜资源极其稀缺。

“目前国内的角膜供体主要来自志愿者捐献,统计显示,我国等待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有200多万,而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约为5000~10000人。”陈铁红主任介绍说,“国内大多数眼库常年‘0’库存,供体短缺使很多患者只能排队等待角膜移植。他们等待的时间可能是半年、一年、五年甚至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捐赠患者及等待角膜的患者接受媒体采访

作为国内少数可以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陈铁红主任接诊的角膜盲症患者并不少,“医生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角膜盲症患者在等待中失去光明。我们希望有更多人了解角膜捐献,并加入捐赠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铁红主任介绍,国内角膜捐献情况并不乐观

如何致敬角膜捐献者?如何让更多人加入捐献志愿者的队伍?

百余名爱尔眼科辽宁省区的医护人员给出了答案:集体签署眼角膜捐献志愿书!

感动:百余名医护人员签下捐献志愿书

医护人员产生捐献眼角膜的想法,源于一场温暖之旅。

3月下旬,爱尔眼科辽宁省区各家医院开始走访、慰问辽宁省内的角膜捐献者家庭,并为家属提供眼健康检查。

刘医生来自沈阳爱尔眼科医院,也是这次慰问队伍中的一员:“角膜捐献者中有法医、私企老板,有耄耋老人,也有仅仅2岁的孩子。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慰问之旅感动了所有参与者

在走访了多个角膜捐献者家庭后,包括刘医生在内,爱尔眼科辽宁省区参与慰问活动的很多医护人员都有了成为角膜捐献志愿者的想法。

想法化为行动,最终就有了这百余份眼角膜捐献志愿书。据介绍,医护人员集体签署眼角膜捐献志愿书,在辽宁尚属首例。

值得一提的是,两名参与活动的媒体记者当场决定加入志愿者队伍,在角膜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记者现场签下角膜捐献志愿书

延续光明,传递人间大爱,向角膜捐献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