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的开放格局之下,海南显得十分耀眼,不仅全省获批自贸区,还将率先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改善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海南自贸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打下坚实基础,自贸港也近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纳人才

近日,海南省召开2020年首批面向全球招聘3万岗位人才新闻发布会,吹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人才“集结号”。本次招聘活动的岗位征集覆盖范围广、参与单位多、提供岗位多,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创历史新高。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在此时间节点面向全球大规模招聘人才,是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具体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招聘中庞大的职位需求,也折射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蓬勃活力,展现了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切实举措。自2018年4月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经完成了从“逐步探索”到“加快探索”再到“加快推进”以及“推动建设”的转变,成为中国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不断推进的一个缩影,将推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度大增

自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后,两年来,海南建设与探索成果如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了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后发现,海南先后发布71项制度创新案例,剔除房地产后十二个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营商环境多项指标优于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条重磅政策密集地在海南生根发芽,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场原计划200家企业的签约活动,结果来了2000多家企业。签约场地都摆不下,好多企业只能在外面排着队等待签约。”一次异常火爆的签约活动留下了深刻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资本集聚、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处处彰显出海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海南省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刘晓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海南两年来剔除房地产业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7.1%,始终保持在平稳较快发展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创新同时,海南也在调整既有产业

3月7日晚,海南宣布全域推行现房销售制度。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霍巨燃指出,此举是为了遏制投机炒房,防止居民占用过多社会公共资源,从而“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充分的空间要素保障”。

过去两年,海南已经多次出台政策,向外界明确传递自贸港建设要去地产化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晓华表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轻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此举也在两年间立竿见影,三大产业比重调整为20.1∶20.6∶59.3,服务业比重累计提高3.6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75%,十二个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短期内去地产化给海南经济带来了阵痛,但海口市副市长杨昌生与三亚市副市长花兴都表示,过去一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连带财政收入也有所下降,可喜的是投资在增长。

非地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有这样的速度,着实让我们惊喜。因此非常看好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