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明式有束腰家具的抱肩榫位于腿子上截,它依次嵌夹牙条、束腰之后,再以顶端的长短榫与边抹下卯眼拍合,主体便大功告成。

在不大的空间里,除了把各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要顾及外观表现,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抱肩榫内部复杂而精细。

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抱肩榫已趋于完美,束腰、牙条和腿足间交线减至最少,各轮廓简洁、清晰,如上图所示的效果。

顺便稍作说明,八仙桌的牙、腿为同料,木质均匀、一致,色泽差异来自照射角度引起的莹光反应不同,是黄花梨常有的现象,也是它迷人的原因。

回到明末清初时期的黄花梨方腿小榻,边抹以下、腿足之上的接缝与众不同,束腰和腿子互为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在一起。

具体来看,牙、腿交线倾斜向上延伸,切断束腰上下两条边,将左侧分割成梯形。如果按通长考虑,长方形束腰被隔为三段,中间是等腰梯形,两边为直角梯形。

腿子上面多出了一段,就像是长在腿肩上,即束腰两头的梯形部分,由此看出这是一种特殊的抱肩榫构造。

近年来,类似造法的黄花梨家具不是第一次出现,几个月前的有束腰攒边装板素围子罗汉床拍了一千七百多万元,年代相近,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略有不同的是,后者牙、腿交线更加倾斜,束腰两端被切去得较少,呈三角形,所以显得相对整洁。

在黄花梨传世品中,这种特殊的抱肩榫很少,具有早期家具的特征,对于收藏品来说未必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