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 攻坚,终于迎来了这个迟到的春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疫” 期间的万载古城,与全城市民一样,一颗草,每一株树,都默默坚守,共克时艰。狂风吹来抱成团,大雪压来不弯腰;雨天吸取水的营养,晴天在阳光照耀下生长。等待着,期盼着,终于饱含春的气息,展示出一派盎然的生机,绽放出一朵朵可爱的鲜花,散发出醉人的芬芳,相伴声声清脆的鸟鸣,迎接美好的春天,迎接走出战“疫”“壕堑”的人们的到来。来了来了,人们三三两两地走来,尽管脸上戴着口罩,仍掩盖不住走出家门的欣喜和欢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见了吧,有人站在那巍然屹立的白果树前,雄伟壮观的姿态,气宇轩昂的精神,让他想到抗“疫” 前线那顶天立地永不退却、不舍昼夜、顽强拼搏的医护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梅花》诗,写出了梅的气节,几近绝唱。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淸气满乾坤。”写出了梅的品格。这不能不让人想到那数以千计的战“疫”英雄,“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行动不便又耗费体力。6个小时下来,浑身湿透。头晕的,呕吐的,实在睏了以地板当床睡在走廊上。”因为护目镜和口罩勾勒出的条条勒痕,红紫了面色。里虽有疲惫却没有泪水只有坚毅。爱妻在前线救死扶危,丈夫在守宅抗“疫”,只能隔三差五地在手机上打个照面,说不上几句蜜语甜言。丈夫灵机一动,在手机上发给爱妻一支傲然开放的梅花。这正应了晋代诗人陆凯给文学挚友范晔的一首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花传友情在网上传为含泪的佳话。

勒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化古街区,一排排素雅的青竹在风中摇摆着。配以耐阴低矮植物,它们以叶形,色彩,高低对比的姿态,给游人营造出精致自然的小景观,让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一对母子竹亲昵地交互在一起,可是战“疫”的母亲却只能与9岁的儿子隔空相抱。儿子说:“妈妈,不哭,我和爸爸等着你平安归来,一起去看樱花。”坚强的妈妈还是流下了期待的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才将樱花带回了东瀛。中日一衣带水,风土相若,中日樱花同根同源,遥相开放,美好而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月赏樱,首选武汉”。“疫” 情 之过,难以成行。正思虑间,古城的樱花大道己张开双臂迎接游人的到来。放眼望去,那一行行追逐小城梅花开放的樱花,酷似花的海洋。花色丰富,茂密绽放,姹紫嫣红,绚丽多彩。一阵清风吹过,樱花瓣漫城飞舞,空气中涌动着淡淡的花香。三三两两的青年男女,身着汉服的赏樱的曼妙女孩,用樱花相互赠与,表达坚守宅家抗“疫”效应的欣慰。樱花树下一对恋人因宅家隔离今日才得以耳鬓斯磨,花香弥漫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游人远远地站着,笑笑。诗情画意的樱花古城成了最浪漫的小城。远处的几个小孩,追逐着,戏闹着,拾起那片片花瓣,捧在手上,然后向上轻轻一抛,樱花在空中飞舞着,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蜂蝶,在古城的怀抱中舞蹈,孩子们轻轻地笑声和着微风,飘向远方,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尽情赏樱,难忘远方的武汉。在那里樱花和嫰绿的树木,相互拥抱,相互亲吻。可那疫情肆虐下的人儿,象樱花一样美丽的脸盘,只能戴着口罩贴着玻璃亲吻。“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結。”疫情结束不及待,登记领证两无猜。更有那送别康复病人令人欣喜万分的时刻,两个快乐的天使小可爱,竟欢跳着“熊抱”着祝贺病友出院。终于,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从每日确诊上千例到持续清零,终于迎来了抗疫的关键性胜利。喜看樱花万千重,“遍地英雄下夕烟”。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天使要离开武汉了,沿路宅居的市民打开窗户,站在樱花的阳台:终于看清你的脸,终于可以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樱花盛开时,武汉再相见!

淹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在撤离疫区的队伍中有从古城诚济医院援鄂的5名医护天使,是他们带去湘鄂赣老区人民的爱,与战“疫”英雄们一道奋战,苦苦坚守,明媚的阳光终于照亮了江汉大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他们来了,走在古城的樱花大道上。谁也没去打扰他们,只是远远地行着注目礼。让他们悠闲地放松心情,在绿树繁花中尽享樱花盛开的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雅的建筑,多姿的樱树,绿柳伴红樱,红绿互诉说,“疫” 情必将退尽,樱花古城尽春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易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