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世界上除了我们国家人口最多的就是印度了,人口密度可想而知,眼下的疫情对这样一个国家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因为疫情的严峻形势,有可能再次卷土重来,印度为了应对,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全国性大隔离,以阻止蔓延。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印度此举使大米出口几近停滞,也对全球粮食供应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仅使印度损失了大笔外汇,同时还丢掉了国际大米市场的份额。不过除去经济损失不谈,日前印度还被爆出一件让人不解的事就是:粮食储备短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是这样的,根据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报道,印度由于全国隔离,造成劳动力不足,物流受阻,印度的大米贸易商们也不得不停止签署大米出口合同,更有甚者已经发生了违约行为。该国的大米出口人士同时指出,印度的大米出口已减少4到5倍,还有出口商也表示,原计划3、4月份交货的50万吨大米也被迫滞留港口或运输途中。所以最近的国际大米价格由于印度缺席而出现了大幅上涨。

再加上多国加入限制粮食出口,导致国际粮价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根据多方媒体的报道,继越南暂停大米出口后全球已有至少11国采取了类似限制粮食出口措施,比如柬埔寨和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等国家同作为大米出口国,乘机大力出口大米同时进行了价格上调。有数据显示,在印度隔离之前,印度破碎率5%的蒸谷米价格为每吨365美元,而现在同规格的大米泰国报价为540美元,是近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次的印度,不仅失去了大量出口的机会,甚至失去了苦心经营许久的部分市场。

此外,印度还可能面临全国粮食储备短缺。据报道,因为全国隔离,日常粮食收购计划不能如期进行,有可能导致印度面临粮食短缺。再一个,印度的农民也会因此无法获得收入,陷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一味无条件实施隔离,会对本国乃至国际正常供应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担忧全球粮食供应的声音不断加大,世卫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贸组织也都站出来呼吁各国尽量减少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以及国际组织的呼吁,原本限制粮食出口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出现松动,就好比上周,菲律宾表示将进口30万吨大米,并已经从越南采购成功,也说明越南开始有意放开大米出口。

越南日前也公布了重新调整过的大米出口计划。在本周二的时候越南也表示,已经储备70万吨大米,原准备冬春季出口的大米也还剩余150万吨,考虑重启大米出口。另外,越南工业和贸易部表示正在申请将4、5月的大米出口限制在80万吨,但该计划还需审批。

从越南的态度转变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的越南如果限制粮食出口不仅会收入大跌甚至会和印度一样面临市场份额的损失。许多越南的大米贸易商也表示,越南国内大米供应充足,呼吁尽早放开大米出口。这对国际粮食供应是个积极的信号,只要越南大幅放开大米出口,就有可能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进来,那么世界也就能避免出现粮食短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