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黄花梨方腿小榻,长190.7宽81高44.5厘米,在标准明式的基础上巧生变化,外观精致、新颖,于榻中出类拔萃,有一枝独秀的感觉。
不仅相貌出众,小榻结构还很合理,活动屉盘为藤面更换带来方便的同时,弯带、角枨一应俱全,加上榻体上的各种枨条,总共有十根之多,横七竖八显得十分热闹。
具体来看,纵向分布三长两短,色浅的三条为榻身上的纵枨,色深的两条为软屉上的弯带,横向一字排开。
活屉四角安斜枨,三角形支撑防止方框变形,枨上削成弧面,为藤面下沉留出空间。
弯带色深,木纹特征明显,铁力木制的可能性较大。而色浅的直枨质地松、纹理稀,白木材质无疑。
大边和抹头下,分别安三枚和两枚穿销。木销横截面燕尾形,穿过牙子背面里皮后楔入边框下的卯眼,避免受力晃动或闪错。
细心的木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榻足背面造型有些特别,朝内的直角被从上到下整体切去,原本外凸变成内凹,类似踩委角工艺。
实际上,这正是腿足挖缺做造法,明式家具中讲究的一种工艺。挖缺做的好处是去掉了不必要的材料,减轻了自重,却不影响腿子强度,而且没有了臃肿部分,不会影响到侧面轮廓的清爽、整洁。
说到挖缺做,又得再提这张一千七百多万元的罗汉床。和榻一样,它不仅采用束腰两头长在腿子上的那种特殊抱肩榫结构,也是挖缺做直腿造型。
至此,公众号以不少篇幅对黄花梨方腿小榻进行了详细介绍。最终,这件估价550至850万元的家具以632万元成交,在明清黄花梨榻中名列前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