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117弄1号是一座精美的花园住宅,金融家周作民曾在此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居深锁在一扇镂空大铁门后面,不过别墅高大气派,透过黄色围墙仍然可以欣赏顶部的两层。1988年版《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刊登过一张全貌照片。

别墅建于1940年代,由中国建筑师范能力设计。《史稿》一书认为这是建筑师为迎合居住者的特殊爱好而设计的住宅,没有自己的风格,是其他住宅建筑形式的组合。“福开森路(今武康路)117弄1号,外形是一座西式花园住宅,室内却用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平顶和广漆地板。”

书中还举了其他两个类似的例子,形似中国庙宇,室内却采用西洋装饰的华山路吴铁城住宅,和大名鼎鼎的马勒别墅。那座挪威住宅风格为主的西方建筑,虽有陡峭的屋顶和尖塔,围墙上却用中式琉璃瓦压顶,庭院内有石狮装饰。

周作民故居布局也是一座标准的花园住宅,正屋朝南,设计有敞廊和阳台。基地方正,宅前植以雪松龙柏,草坪绿化,高墙将院落围成一个小天地。

小天地的主人周作民出生于1884年2月12日,1906年赴日本留学,1912年起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和交通银行任职,1917年5月参与创立金城银行,任董事兼总经理。1923年他联合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家银行,创立实力雄厚的四行储蓄会,1929年创办太平保险公司。

周作民是近代中国金融史上著名的银行家。1922年7月22日,他严肃认真的照片登上美国报纸《密勒氏评论》向西人介绍华人名流的栏目里。

1937年5月,金城银行在江西路200号总部礼堂举行隆重庆典,庆祝成立20周年。1000多名各界名流参加,包括宋子文、何应钦、张群等政经要人,金融巨子更是如云。英文《大陆报》刊登了周作民的回顾致辞。他认为金城银行自1917年成立以来取得“显著的发展”,资本金额从初创时的50万元增加到超过1000万元,在20年间翻了20倍。周作民还强调,银行的发展受到这20年来中国政治和经济动荡的影响,否则业绩会更好,银行的发展得到了股东和商业领袖们的大力支持。

抗战期间周作民被称为“灰色银行家”。他用蓝色墨水钢笔写就的日记记叙了武康路家的往来会客与庭中散步,并与金城银行档案一起珍藏于上海档案馆。

1951年,周作民受邀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病逝于上海,终年71岁。

他联合建立的四行储蓄会在1934年投资兴建了一座大楼,就是今天的国际饭店。他创办的太平保险发展为今日的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是一家拥有47万员工和总资产近5000亿的金融保险集团。

而他80年前发表庆典讲话的金城银行大楼,由华人建筑师庄俊设计,今天是交通银行大楼。西方古典风格的大楼,却在会客室采用传统中国元素装饰,与中西合璧的武康路别墅异曲同工。(乔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