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康康。今天给大家解读的是裴矩促使了杨广统一西域重开丝绸之路,杨广自登基以来,对处理国政兴趣很大,精力也十分充沛,大业三年,也就是公元607年,他从草原回到东都已经是晚秋,虽然一路上鞍马劳顿,但他游兴丝毫不减,大业四年,即公元608年开春他又到河北故地重游,部署上次未完成事务,巡游期间,他一如既往的处理各项繁杂的政务,毫不倦怠,而且渐渐地,他打起来西巡的主意。

对于西巡,皇帝杨广明显是受到了裴矩的影响,裴矩出身华北贵族世家,是一名兼通朝典礼仪,武略及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复合型官员。早在文帝时期,他就平定了岭南诸族,还先后游说和讨伐突厥,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提拔为礼部侍郎。

杨广即位后,他依然备受重用,又被派到西域专管商人贸易,很久以来,西域商人与中原贸易就往来不绝,他们利用处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中转站的有利地位,将中原的丝绸,瓷器等向西域输送到波斯,拜占庭等国,又把西方的土特产,杂技等输入到东土,沿边的诸国互通有无,他自己也从中赚取差价,在这条漫长的沟通东,西的上路上,因为丝绸贸易一直占据大宗地位,后人便命名为“丝绸之路”。

隋文帝在位时,西域商人与中原进行商贸活动的中心位于张掖,政府在那里设有专职的管理机构,杨广即位后,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他派当朝政要去管理商人贸易,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裴矩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自然也熟悉杨广的秉性,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裴矩从张掖回朝是杨广北游草原之后的事,他带回了三卷《西域图记》,还有一幅精心绘制的西域地图,这些资料价值连城,不仅详细展示了西域44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还清晰标示着连亘两万里区域内的所有战略要地,通过这些资料,杨广第一次对西域广阔世界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裴矩给杨广进言道,从长安出发,途径河西走廊的敦煌,有三条路可以通西海,凭帝国将士的骁勇,打通西域,本来易如反掌,但河西走廊南临吐谷浑,北接西突厥,西域诸国受到阻挠,至今不能前来朝贡陛下。

毫无疑问,这份报告令杨广想起了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也激发了他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一连好几天,他把裴矩留在身旁,亲自询问西域的详细情况,裴矩把西域描述得天花乱坠,杨广则听得乐此不疲,对这片广袤的陌生之地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这次汇报之后,裴矩又奉命回到了张掖,这是他的职位升为黄门侍郎,还附带一项新的任务,筹划劝导少数民族入朝,有人说裴矩是把杨广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域,不如说他准确拿捏了杨广的心思,迎合其意并投其所好更恰当。

那时候的裴矩受到很大赏识,成为朝中最受青睐的大臣,杨广对他欣赏有加,裴矩到达张掖后,立即开始筹划西域的事务,他的第一项工作是接触吐谷浑和西突厥对河西走廊的威胁,打通中原连通西域的道路,在这方面,他依然仰仗于朝廷惯用的“以夷制夷”的策略方针。

在杨广西巡之前的几个月,他亲自前往贪汗山,游说不久前从西突厥治下独立的铁勒,希望他们出兵进攻吐谷浑,铁勒表示非常乐意效劳,随即就向吐谷浑发动了进攻。吐谷浑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由鲜卑人建立的部族政权。它向东毗邻中原王朝,向北跨过河西走廊与西突厥,铁勒为邻,东西长约4000里,南北跨度2000里,已经存在200多年,处于可汗慕容伏允的统治之下。

可汗颇得民心,却未料到这飞来的横祸直面扑来,在大军压境之际,毫无招架之力,在连吃败仗之后一路向东逃窜,这时戏剧性一幕出现了,可怜的伏允可汗不知道铁勒突袭他们是受隋朝当局的指示,竟然天真的派使者去长安求援,杨广见伏允可汗不辨敌友,自然是既惊讶又欣喜,不由分说就率军冲入了吐谷浑境内。

伏允可汗在西平御道了宇文述,见对方来势汹汹,担心来者不善,于是来不及犹豫就又向西逃窜了,可怜的伏允为自己的大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大业五年,即公元609年,杨广总领六军亲征吐谷浑,命银青光禄大夫刘权率军出伊吾道,与吐谷浑军相遇,吐谷浑人被痛击狼狈逃跑。隋军追至青海,虏获千余人,乘胜攻下吐谷浑国都伏俟城,并在赤水大破吐谷浑,击溃吐谷浑军主力,伏允几乎丢失了所有的领地,万般无奈之下,去南边的大雪山避难去了。此时大隋在杨广的统治下达到极盛。《资治通鉴》说:“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杨广的此次亲征,彻底的征服占领了吐谷浑。彻底的打开丝绸之路,畅通了中国与西方的联系。征服了西域各国,从此西域各国对大隋朝朝贡不断。

小结:杨广的重新打开丝绸之路也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绩,此后的很多年西域各国一直向中原朝贡,功劳卓著,隋书赞曰:“竟破吐谷浑,拓地数千里,并遣兵戍之。每岁委输巨亿万计,诸蕃慑惧,朝贡相续”,此举加深了对西域各国的了解,也让西域各国了解了中原的富庶和强大,此时的杨广雄才大略的一面展露无疑,虽然有点急,但是还是为了国家战略思虑,把国家推向了一个顶峰,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