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民政部社会救助司一级巡视员伊佩庄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启动了联动机制,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为6155.3万人次的困难群众发放了价格临时补贴18.8亿元,其中低保对象5446万人次,特困对象639万人次,低收入家庭等其他困难群众70.3万人次,月人均获得补贴47元,其中湖北省为370万人次发放了价格临时补贴4.4亿元,人均获得补贴12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八点,看到人民网在新浪上的文章「商务部:多部门共同发力纾困外贸企业」,本文提到对外贸企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外贸融资、出口信保、出口退税等多方面发力,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全方位为外贸企业纾困,帮助外贸企业保企业、保订单、开拓市场,从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今年看到很多新闻,我们也见证了很多企业出现的困境,特别是第三产业诸如航空、餐饮、会展、外贸等等。随着收入锐减,有可能造成一波逾期高潮,也看到很多公司关闭,家庭生活质量下降。而国内针对企业及个人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措施,比如杭州发放消费券、减税退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商业从业者,口袋保卫战是今年所有百姓的主旋律。怎么做?如何做?这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个商业从业者,口袋保卫战是今年所有百姓的主旋律。怎么做?如何做?这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不由得想起文件中的纾困这个词。根据百科的解释:纾解为舒缓、缓解。困当然是困境、困难。简而言之就是缓解困难。

所以一看到这个词,估计大家本能的会想起国外发钱,国外多个国家直接发现金解决中低收入及失业纳税人的生活困境。但今天想说的是:纾困是个大产业!

1、 心理纾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的经济和房市一样,经历长达20年的大发展。从各行各业来看,这就是典型的扶梯经济,也造就了很多大公司,比如世界500强的恒大房产。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收入也会稳定增长。假如一不小心20年前你购买了房产,可能资产增值十倍不止。但是这也导致很多人已经忽略了熊的存在,甚至忘记了熊出没。

在2019年经济出现下行苗头,2020年初,疫情出现,随着疫情的发展,导致各行各业出现断崖式下滑。

经济压力的出现导致严重心理问题:迷茫、不安、焦虑、沟通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等

另外疫情期间,居家隔离,长时间的足不出户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焦躁、家庭矛盾增多,离婚率增加。

这个社会很可能进入"抑郁时代"元年。在此基础上心理疏导、心理治疗未来将是一个大产业!

2、 "经济"纾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1:某自媒体大V,人设定位是创业导师、互联网营销专家。主要是将如何低成本创业、互联网创业,外带还解答一些出现债务问题怎么办。算是难得的正能量的自媒体之一。去年的时候粉丝也仅仅只有2万多,今年粉丝暴增至70多万。粉丝非常精准,大部分都是准备创业及正在创业路上的中小老板。其创作的社交裂变、三农创业、新零售、自媒体创业等内容大卖特卖。

例2:还有一个自媒体,应该是一个创业失败者做的。里面的主要内容就是创业失败高负债怎么办?只有1万块钱怎么创业?40岁负债百万还有没有翻身机会?诸如此类的内容,每每引发大量跟帖及讨论。

从这两个自媒体的时间线来看,都是最近一年粉丝飞速增长,只是定位稍有区别。一个是正能量教人低投入甚至零投入互联网创业赚钱,一个是教人怎么打翻身仗,做小生意重新起步。

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经验、销售策划及最新的创业前沿的信息获取能力,这个作为一个创业方向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3、 纾困政策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疫情出现,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帮助各行各业企业主解决目前遇到的困境。诸如湖北18条、浙江绍兴20条、苏州"惠"十条,包括国家为了拉升经济进行的大基建计划,减税退税政策等。

但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主针对这种类似的政策解读非常不及时,甚至不关心,也导致错失了很多政策红利。

所以假如有一家把全国的最新纾困政策及经济走向研判整理出来,告诉正在苦苦挣扎中的中小企业如何获取融资贷款、如何减税退税、如何调整发展方向。我相信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需要进步,社会需要发展。无论是疫情还是外资撤退,我相信打不倒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情,不要再抱着投机甚至瑞幸式造假收割财富,严重影响国家形象,抹黑国人,总会见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