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更多文章

物质条件的进步给葬礼上的行为带来了很多变化。

我小时候记忆中农村的葬礼给人以隆重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保留着很多古代传统社会物质生活的影子:死者的殓服是中式的长袍、裙袄,灵棚和棺材罩的装饰是传统的亭台楼阁图案,纸活儿的形象是穿着古装的童男童女,报庙路上用来照明的是日常生活中早已销声匿迹的马灯和灯笼……但在葬礼中,最吸引孩子目光的焦点,却是灵棚里的供桌。理由很简单,那上面摆的是一年也难得吃上几回的美食。

尤其是当死者的女儿女婿来摆大席的时候,各种蛋糕点心、干果鲜果、鸡鸭鱼肉,被一盘一盘地从笸箩或食盒里取出来,一一摆上去,真是极其诱人。在葬礼中,还会有一种非常漂亮的糖人,有福禄寿三星、观音、童子、八仙等各种造型,在供桌上摆一排,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

现在,供桌上摆的还是这些东西,却不再有当时的吸引力了,那些好吃的平时都能吃到,而且用来上供的蛋糕味道也并不好,很多就扔掉了。

过去出殡当天那顿饭非常丰盛,每一桌吃完以后,都会有“折箩”的人上来,把剩菜都倒到一个大桶里,把吃剩下的馒头都装到笸箩里。等葬礼结束,举办葬礼的这户人家会吃很久的“折箩”,还会分送给邻居亲友们。过去办葬礼锅碗瓢盆都要向邻居家借,还回去的时候都会送点折箩的菜。不要以为大家会嫌弃,实际上从葬礼结束当晚,有的人就一家老小支棱着耳朵等着大门响、“折箩”到呢!

现在,桌上的剩菜剩饭连同一次性筷子、纸杯、纸巾(一次性餐具也是物质进步的体现之一),都直接一股脑扫到垃圾桶里,主家只会保留那些没有上过桌的饭菜。现在,每一桌也会有那么一两个揣着塑料袋来的客人,把自己这一桌剩下的品相好的菜打包回去,那也只是少数人的癖好罢了。或者有的只是为了带回去喂狗。

过去葬礼前一天要辞灵。我一听说母亲要去辞灵,就挺高兴,因为家里要包饺子吃。辞灵那天,每一家族人都会送去一份辞灵饺子。辞灵饺子被装在四个小碟子里,每个碟子里四个饺子,碟子放在条盘里,下边还压上一把烧纸。忙活人把饺子接过来以后,都倒到一个大笸箩里,这就是那些守灵的人和葬礼上的忙活人的晚饭。

但过去,白面太稀罕,有的人家只好掺荞麦面,面皮做得厚厚的,馅放的少少的,饺子个头包得小小的。饶是这样,有的人家也只能勉强包出一盘够用作辞灵的,自己家还是吃不上。再后来,条件富裕了,每一家都包得起饺子了,做辞灵饺子就只是自己家吃饺子捎带着的事,不过仍然有一些人家,包给自己家吃的饺子是薄皮大馅,送去辞灵的饺子却是单独包,厚皮、少馅、小个头,甚至连馅也是两种:先用素馅包辞灵饺子,再放肉,包自己家吃的。现在人们完全不需要这么斤斤计较了。

现在送辞灵饺子已经不用小碟子和条盘了,直接把十六个饺子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母亲看我写到这里,补充道:现在没人吃辞灵饺子了,都装到大盆里倒掉了)

物质的进步还带来了在葬礼中所用的工具的进步。

过去的入殓仪式是在晚上进行,入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盖棺,忙活人轮着锤头砸铁钉钉棺材板的声音很大,棺材也跟着一震一震的,孝子孝女们的心也跟着一震一震的,都一边哭着一边一直念叨着:“爹(娘),躲着钉点,别害怕!”

现在人们在葬礼期间都用水晶棺,直到出殡当天午饭后,起灵之前,才举行入殓仪式,把遗体转移到棺材里——这是针对土葬的情形,如果是火葬,就更简单了。仪式举行得比较匆忙,钉棺材直接用电钻打孔,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过去挖坟坑(刨坟)是一项很重的任务,需要好几个人忙活半天,冬天里泥土冻得像石头,钩锛斧凿,极其艰难。现在挖坟坑和埋棺材主要用挖掘机,只需要人工用铁锹在细节处雕琢一下而已。

过去的下葬环节是整个葬礼的高潮。抬棺主要靠的就是街坊邻里和家族中的青壮年们,孝子在街上四面磕头,有的地方把这个环节叫“请壮士”。后来运棺材不用人抬,改用拖拉机,但把棺材入到坟坑的时候,还是要用人力。在坟坑边,几十口青壮年抬着木杠或拽着碗口粗的绳子,一齐喊着口号,坟土扑簌簌地往下掉,鞭炮和孝子孝女的哭声震天动地,还有无数送葬的亲友、看热闹的闲人,把气氛烘托到高潮。

现在抬棺下葬全流程机械化了。拉棺材是用带车厢的吊车,吊车稳稳当当地把棺材下到坟坑,再不像过去那样惊心动魄。

应该说,这种机械的进步,使葬礼的仪式感降低了,但要比人工对死者造成的打扰要少多了。

而葬礼中最大的物质进步,是水晶棺的应用,也是对生者和死者最好的尊重和保护。

当初老一辈人给我讲入殓的仪式时说,棺材底先铺一层草木灰,再铺烧纸、硬币、褥子。

为什么要铺草木灰?

第一个作用,是拿草木灰作为标记。过去如果夫妻一方死得早,另一方下葬时,先死的一方棺材尸骨都已朽烂,草木灰却还在,方便确认位置。还有,如果给老坟迁坟,也是以当初的那层草木灰作为尸骨的标记。

第二个作用,是为了吸收死者遗体腐烂后的体液。过去老人大都是自然死亡,秋冬时节较多,但也有大量在热天死亡的。老一辈人亲眼看到过有夏天举办葬礼的,尸液顺着棺材底的缝隙往下滴。

这第二个作用,让我浑身发毛,也由此勾起小时候一些模糊的回忆。在举办葬礼的人家,入殓之前,遗体是安置在堂屋的灵床上的,蒙着绣花的蓝绸缎。我突然想起来,好像有的遗体体型显得很大,腹部鼓起得像一个平缓的小山丘。虽然房间里一直点着香,但还是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味。有的孝子孝女坐在旁边,一直在赶苍蝇。现在才知道,这都是遗体的早期腐败反应啊。

很多的丧葬习俗,背后是有科学的原因的,在棺材底铺草木灰是如此,起灵前围着棺材泼上一圈酒也是如此。有了水晶棺,这些习俗自然也就不需要了。

最后归结一句话,还是火葬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