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阴霾似乎逐渐已经消散,复工复学,大势所驱。工作室已经开门教学已经有数周了,基本所有学生已经一如往常按时按点来上课。

前日,双胞胎的家长发我消息,一如,我早先有预料一样,她放弃了。消息的大致内容是“欧老师,因家庭的琐事需要处理....,实在惭愧”因为,先前就早知道她家庭的特殊性,所以课费都是“一课一付”,并无经济上的纠葛与退学清算,我下意识的回复了一句“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好自珍惜,有缘再见”然后,当即删人。这是我的性格,也是我的所崇尚的职业操守。

两年前,这个家长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一圈,宁波的竹笛老师。加过不少宁波内笛子老师的微信,打过不少咨询电话,留意过不少人的微博。最后,还是决定来竹乐轩,执意跟我学笛。第一次见面时,我问她为什么还是找我呢?她说,因为您看着更像个“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孩子的妈妈是个本地人,操一口非常标准的一甲普通话,职业是某小学教师也是班主任。两年的交往中也知道,她曾经学过声乐,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最后不得不放弃的音乐梦想。两年的教学中,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家长比较要好,两孩子却真是一般”。不过,从刚开始的顽皮,两兄弟在上课经常要打架,到最来的上课也算是很安静和自然。我也蛮算欣慰的。现在想来,这么一个懂音乐的,知道教学的规律与教师能力的家长,若带孩子到了宁波其他笛子老师地方去,估计没几天就开除“老师”了。

后话说来,作为家长她的音乐天资还是不错的,所以哪怕在孩子天资平平的情况下,每一周都能按时完成我的教学任务。两年时间,75节课,能从“零基础”吹到《春到拉萨》,掌握了5首五级独奏曲、两种指法。大部分功劳都应该是她的付出。

与以往其他家长删微信断联,稍有不同,我能写一句富有诗意性质“生活不容易,好自珍惜,有缘再见”的话语。出于对她生活境遇的知晓,我并不敢多体会她的心情与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孩时,有不错的天赋,因为家庭的经济原因中断了音乐梦想,成年后,过上了大部分人所过的生活,说不清道不明的日子里,最后夫妻分道扬镳。一个女人带着两孩子,想着培养孩子的特长,以防将来孩子糊口就业所用。风里来,雨里去,两年,孩子们刚有点会吹了,又掐灭自己孩子的音乐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宿命,还是报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这就每个人的生活。正如有些人看到我,一年减肥30斤,惊呼“恭喜,欧老师减肥成功”我却只回复一句“减肥,这么简单的事,请别用成功二字”

大部分的人,过着极其平庸的日子,还自以叫“平凡”。对于这些人蠢货来说,每天努力样子的我,根本就不是个人。

生活不易,学琴不易,各自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