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一个新闻刷遍朋友圈。

那个曾经口出狂言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的周某出狱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出狱后,竟有超过30家网红经纪公司希望与周某签约,200万、300万的签约价都有人提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对于网红经纪公司希望与周某签约一事,人民网日前发布人民网评称:争抢“不打工男”,这些公司病得不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人民网

部分网友也评论到,周某这种价值观并不值得宣传,希望那些网红公司也不要为流量为话题而带坏社会风气。

2012年6月,周某因偷窃电瓶车被民警抓获,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也不可能打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看似荒诞的话,一针戳破许多城市社畜那颗可怜的心脏,不久后该采访视频在网络上蹿红,多年后周某出狱热度仍未减。

不想打工无疑是许多社畜的心声,毕竟许多人一个星期总有那么7天不想上班。

但问题来了:2020年,偷电动车是不能偷的,不想打工,普通人可以怎么做?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除了上班,我们还可以有的另一种工作选择。

上班越来越吸引不了年轻人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在辞职,就是在辞职的路上。

有调查显示,90后第一份工作的在职时间普遍比70后、80后大大缩短,95后平均在职时间竟只有7个月!

2016年《未来的工作: 传统雇佣时代的终结》一书,提出了“超职场时代”的概念:未来20年,90%的全职岗位将逐渐消失,传统的“上班”概念已经在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条以“90后不上班”为话题做了个问卷调查,短短几天就收到大量回复。

其中给出辞职和不愿上班的理由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

1、更重视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

超过半数的人表示上班的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有收入来源以发展个人业余爱好和生活,近半数对于996持反对态度。

2、稳定的工资不再有吸引力

90后生长在经济快速发展年代,不上班也饿不死。

没有增长空间,不能体现个人价值,90后会果断离职。他们更有勇气,也有创业的经济基础。

3、对陈旧管理模式的不满

90后还普遍表现出对办公室政治、工作应酬、无意义加班等兴趣较低,而更注重效率,问题的解决和个人时间等。

灵活用工 ,

年轻人选择工作的另一种方式

尽管现在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裸辞”,但是不爱上班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工作。

有句话描述得很精准:“上班”是带有一种勉强的、不情愿的、被动的行为。而“工作”是带有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意义。

相对于以往寻求“铁饭碗”的求职观念,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自由的工作方式。

而互联网的普及给很多想要改变的人提供了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比如现在很火的斜杠青年、自由职业、灵活务工等,他们引领了全新的工作态度。

事实上,自由职业、斜杠青年等,都属于近年来兴起的灵活用工的范畴。

这些人不归属于一个固定的企业组织,而是以提供知识和技能性服务作为获取报酬的主要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灵活用工越来越受到重视。

智联招聘CEO郭盛曾讲到:上班工作已经不再是必需品。

数据显示,在2013年,职场上的灵活用工只占到2.7%,但是在2017年,已经占到了9.1%。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在以接近4倍的速度向前发展。

而据麦肯锡的数据显示,2025年,50%的职场人士将是自由职业者,而对于嗅觉敏锐的企业和创业者,这意味着灵活用工市场的前景大有可为。

灵活用工,

对企业和员工是双赢

灵活用工简单理解就是,传统的全日制劳动合同用工以外的其他所有的用工形式。

在国外,灵活用工是一种十分成熟的用工模式。

比如说谷歌,当你走进谷歌的时候你会遇到有超过10万人的灵活用工。他们戴的标志会不一样,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会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中国,企业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这两年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很多新经济企业中,他们会采用到的一些用工模型,由本公司内部的人员和合作伙伴的人员两部分组成,其中合作伙伴当中有一些是灵活用工。

比如知名互联网大厂华为、腾讯、阿里等,企业里除了有自家正式员工,还有许多跟软通动力、中软国际、文思创新等外包研发机构合作下的外包员工。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灵活用工被看好,根本原因是这一模式是双赢甚至是多赢的模式。

从雇主角度来看,实现聘用方式多样化,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活力。

就个人层面而言,职业观念的变化,使得年轻一代求职者愿意选择更加灵活的就业方式。

有人曾经预测过,未来二十年后通过灵活用工的就业率或许能达到25%。其实这个跟共享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写在最后

不上班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未来的工作》中也给出一些预测和建议,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个人开始崛起,技能拥有者,将变得值钱

传统社会里,个人需要依附组织生存,但是互联网的出现为个体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资源。

未来每个人都可自由贩卖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给不同的企业和项目,而不用被绑定在一个组织内。

人人都可将自己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只要技能傍身,不怕赚不到钱。

2、企业应寻找能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按岗位职责招聘员工

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雇佣模式本是顺应了工业文明的产物。

但随着互联网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按月雇佣”的单一模式必然会不适应很多新兴产业。

未来企业更应该去引领工作,以结果为导向,只要能解决问题,合作或者外包都是选项。个体也可以根据需要组成松散的团队联盟,甚至组队开展合作。

3、更完善的雇佣平台

未来会有更完善的雇用平台,将项目需求和个人技能更精准的对接起来。

工作需求分类将会更细化,工作目标更具体。福利待遇,疾病保险也可有自发形成的工会组织保障。

也许在未来,上班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非必选项。工作不等于上班,会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南方仕通公司“灵活用工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合规基础上降本增效。扫码获取免费企业定制用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