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刚来北京的我,圈子窄,见识少。

看到身边很多一直在北京工作的同事,对互联网+、共享经济、O2O等新名词侃侃而谈,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土鳖”。

受到刺激的我,决定改变。

尝试了很多方法:

□ 看书,太慢,因为书中80%的信息都是支持论点的论据;

□ 看视频,很容易被弹窗的小视频、游戏给吸引去注意力。

最终,我重要找到了一个高效的方法:

请教牛人

2014年-2015年,我每年都要见至少10位牛人,包括人力资源领域的总监、职业规划师、猎头、投资经理、运营总监等等。

只要我是能约到的,我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拜访他们。

请教牛人至少有3点好处:

① 牛人的经验都是干货,省去了自己萃取的过程;

② 牛人都是每一行的精英,可以快速链接优质人脉;

③ 见牛人,练胆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样的人是牛人?从哪里找?

对于“牛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

我认为的牛人,只要是在一个领域比我强,我就定义他/她是牛人。

比如,我想学习OD(组织发展)相关知识,朋友正好认识百度的组织发展经理,他就是牛人,约起来;

比如,我想学习识人之术,朋友中有一位专做高端猎聘的猎聘,他就是牛人,约起来;

比如,我想学习基金投资,头条上有一个挺不错的基金投资写手,他就是牛人,约起来。

看到了,我对“牛人”的定义很宽泛。

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哪里找到牛人呢?

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4个渠道:

(1)朋友推荐。我们的朋友中,肯定有人认识相关领域的牛人,找他们帮助推荐,事半功倍;

(2)自媒体平台。比如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知乎、脉脉,这些上面隐藏着大量的牛人,定向发掘;

(3)付费平台。比如在行APP,上面就有很多各个领域的大拿,搜索一下就OK了;

(4)社群/培训班。比如我参加行动学习教练培训时,班上就有培训师、心理咨询师、企业HRD等等,他们都是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见牛人?见了牛人聊什么?

既然我们投资时间、精力、资金约见牛人,那自然不能让这1-2个小时虚度光阴。

以前,我就犯过很严重的问题。

刚开始见牛人,准备不充分,加上不自信,导致过程中出险大脑空白,不知道该聊什么,或者由于目标感不强,导致见完了并没有很好的结果。

于是我复盘总结,将见牛人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见之前

见面之前的时间,特别重要。这段时间的准备将直接决定见面的质量。

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准备的:

(1)明确目标

一定想明白这次约见牛人的目标是什么。是想了解一个行业,是想了解一项技能、是想获得建议......

(2)了解对方

了解即将约见的人,非常有必要。可以在一些社交APP上了解他的履历,阅读他的文章等等,对对方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快速拉进距离;

(3)知识准备

虽然是去向对方请教,但自己也不能一点都不了解。这很容易导致两人的沟通不同频,所以通过网络快速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4)准备礼物

礼尚往来,还是有必要的。礼物不用多贵重,一本书、一个纪念品足矣,目的就在于拉进感情

阶段二:见面中

经过自己的准备,终于要和牛人见面了。

(1)绝不迟到

这点要求不过分,毕竟我们是向别人请教,迟到就显得太无礼了。

(2)把控节奏

尽管目标是掌握干货,但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这样会让对方感觉我们太功利。

必要的寒暄、适当的唠唠家常,这都都非常重要。能适度展开,也能及时收回来。

(3)做好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带上笔记本,把重要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

如果要录音,一开始的时候先想对方请示,是否可以录音。有些人忌讳录音,基本都是接受的。

(4)不谈禁忌

不要去打探对方的隐私,比如婚恋情况、收入情况,不谈敏感话题。

对方有时候也会好奇,可能会问你公司的信息等,切记不要太实诚,信息保密还是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阶段三:见之后

很多人见完牛人就完事了,其实不然,见面之后才是巩固人脉的时候。

(1)表示感激

等见面之后,你也回到住处,记得一定给对方发个信息表示感激。

同时,如果能在感激之中,写上几点对方给你巨大启发的知识点,这样就更好了。

因为,所有人都希望对方记住自己的好。

(2)保持联络

不要将见过的牛人都抛到脑后了,一定记得巩固人脉。

逢年过节,都可以给他们发发信息表示一下问候。甚至在自己得到升迁时,也对他们表示一下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不要奢求见几个牛人,你就实现大的跨越。

见牛人,长知识是一件长期的工程,需要不断积累。

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勇敢的“约起来”,相信很快你就会有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