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第一辆汽车问世后,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从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趋于成熟,各个品牌在各自的“独门绝技”的加持下百家争鸣。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不断有新锐崛起,也不乏有老牌的消亡。
在市场严苛的筛选下,最终,德系、日系、美系与新晋的韩系品牌脱颖而出,占据的全球的家用车主流市场。
位于南半球,仅有两千多万人口的澳洲大陆,却在困境中,杀出了一匹“黑马”——霍顿。
直到2020年,大自然对于人类发动了“反击”的一年。百年“黑马”也在此时迈入了暮年。带着164年的情怀,几代人的“澳洲梦”,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01霍顿与澳洲梦
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以七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位居全球第六。然而,仅仅两千多万的人口,造就了澳洲地广人稀的局面。
因此,澳洲的公共交通稀少、昂贵且欠发达。家用汽车成为了澳洲居民不可或缺的工具。
作为澳洲的国产品牌,霍顿以其高性价比,成为了大多数澳洲人的第一辆汽车。
霍顿不仅满足了澳洲人的出行需求,还陪伴着他们经历了毕业的张扬、约会的紧张、结婚生子的欣喜、生病入院的低沉、亲人离世的悲痛等人生高低起伏的重要时刻。
除了参与了澳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汽车性能上,霍顿也是大多数人心中永远的冠军。
在全球4大汽车赛事之一的V8国际超级房车大赛上,霍顿的V8 Touring赛车队多次赢得澳大利亚V8超级房车赛冠军,被全球车迷誉为“红色风暴”。
在澳的留学生们,对于霍顿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将霍顿的明星产品Commodore(海军准将)亲切地称为“澳洲土炮”。
后驱V6大排量自吸车型,仅需不到5万澳币的售价,以其神奇的魔力,吸引着被国内拥堵长久压抑的年轻灵魂。
02霍顿编年史
1856年,霍顿公司成立。起初,它与汽车并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一个皮革和马具制造厂。
1914年,经过了将近60年的积累与沉淀后,霍顿转型汽车制造。1918年成立霍顿汽车车身制造厂,澳洲梦就此开始。
1920年,美国车企巨头福特与通用在澳大利亚设厂,指定霍顿为他们的车身供应商。
1928年,神似中国传统镇宅石狮子的车标投入使用。
1931年,通用汽车买断了霍顿的车身制造,通用-霍顿汽车公司成立。自此霍顿成为通用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通用旗下的别克、欧宝等车型,在澳洲当地都以霍顿品牌的名义进行生产和销售。
1948年,霍顿发布了名为Holden48-215,也就是后世称为FX系列的车型。这是澳大利亚第一款自主制造的汽车,无论是对澳大利亚还是霍顿而言,都极具里程碑意义。
1954年,澳大利亚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超过三分之一是霍顿汽车。
1956-1958年,霍顿的销售额占全澳洲的50.3%,无人能望其项背。同年,丰田汽车澳洲成立,但直到1963年才开始正式组装和生产汽车(第一台车型是卡罗拉)。至此,澳大利亚汽车行业内,福特、霍顿、丰田的“三剑客”格局正式形成。
1962年,霍顿第一百万辆车——霍顿 EJ下线,迎来了黄金时代。HK、EH、HR、HQ系列车型先后推出,霍顿成为澳大利亚国民品牌。
1978年,霍顿史上最畅销的汽车Commodore诞生。这一年,也是霍顿连续25年坐稳澳洲汽车领军者的位置。
1981年第四百万辆霍顿下线。
1999年,霍顿出口发动机总量达到300万台,2001年,V6和FII的出口量分别达到了10万台和16万台。
2000年,也是悉尼的奥运年。霍顿成为奥运会指定合作伙伴,霍顿Commodore中级轿车连续第五年成为澳大利亚最畅销车型。
2001年,第六百万辆霍顿轿车下线;霍顿成为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Commodore中级房车连续第六年成为澳大利亚最畅销车型。
2002年,霍顿继上一年之后再次成为汽车市场最高份额占有者,并获得创历史记录的利润——60亿澳元;Commodore轿车连续第七年成为最畅销中级房车;霍顿成为通用大宇公司的战略伙伴,占有其42.1%的股份;被澳大利亚《读者》杂志评为全国最值得信赖汽车公司。
2002年,也是霍顿缔造辉煌的最后一年。至此,霍顿开始了其长达20年的慢性死亡。其年销10万辆汽车成为了历史,马自达3与丰田的卡罗拉开启了澳洲的夺冠征程。
2017年,霍顿汽车公司生产的最后一辆汽车在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工厂下线。此后霍顿单纯销售进口车,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终结。
2020年,进口形式的霍顿汽车随着经销商的全面关停,品牌也将正式退出。
03英雄末路
从品牌建立开始,霍顿经历了初期磨合、自研汽车、澳洲王者、最终敌不过市场变迁,放下了扛在肩上百余年的澳洲汽车重担。
霍顿自始至终为澳大利亚消费者提供了质量上乘的汽车,它的离去并不是因为它做错什么,仅仅是市场不再需要霍顿了。
曾经,在澳大利亚销售的车辆中,80%的汽车都是在澳洲本土生产,如今,通用、福特、丰田在澳的三大车厂早已全部关停,这也预示着澳洲本土汽车制造业的消亡。
澳洲汽车制造业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
1. 成本过高
澳洲一直以来以高昂的人工成本著称。普通的车间工人,每年最低的薪水,可以达到6.9万澳币。资深的工程师更是几十万上下。
与此同时,大量在泰国开设汽车制造厂的公司们,仅需支付每小时6澳元的单位人工成本,全年薪水不超过1.25万澳元。
将近6倍的人工成本,给澳洲汽车工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 关税降低
在本土汽车背负着沉重的人工成本的同时,澳洲联邦政府却不断减少关税,并签署多个和其他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
2005年,澳大利亚与泰国签订自贸协定,同意完全取消来自泰国的汽车进口关税。这也是我们看到很多在澳大利亚市场销售的汽车,其原产地为泰国的原因。
2007年,美国福特公司本打算在澳大利亚建新厂,然而2年后却宣布放弃原计划并把厂址改在泰国曼谷。
3. 开源限制
澳洲人口总量小,市场有限。2019年,澳大利亚的汽车销量只有约100万辆,达到了自2011年以来的新低。这个数量在如今的中国大陆市场,2周就能完成。
世界上没有一家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像澳大利亚这么小的产量和销量上还能生存下来的(超级跑车除外)。
4. 竞争激烈
年销售100万辆汽车的“小蛋糕”,60多个汽车品牌争相吞食。澳洲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选择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多,美国仅有38个,英国才有42个。
从历史长河来看,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能存活至今已是奇迹,一大原因就是工党政府进行的大比例补贴。联盟党上台后,汽车行业“下课”已无法逆转。
过去,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在多年来政府高额进口关税的保护下,将企业的产品重心集中在高耗油汽车领域,后来突然有了自贸协定及爆发式增长的油价。面对汹涌而至的低油耗、高性价比的进口汽车,澳大利亚流水线上的产品终将不复存在。
再见,霍顿,几代人的追逐,避不开曲终人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