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根据罗志祥事件展开讨论,论述性的意义,并简单阐释两性关系观念随着历史进程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任何立场,不对任何观念做出评价,不批判任何人也不不存在任何洗地。

罗志祥之所以做了这些而心理并没有感到不适,是因为他的两性关系观念,给sex赋予的意义,与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主流观念(政治正确)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中国年轻人的两性关系观念

在当代中国年轻人的主流观念中,性爱是按照以下逻辑推演的:

爱——弱名分(恋爱关系,强名分为婚姻)——性

在当今年轻人的主流观念中,名分必须在有爱的条件下确定,性必须在名分的条件下进行,否则政治不正确,可能会被批判一番。

无爱确立的名分,比如拜金,会被批判。

无名分进行的性,比如偷情,亦会被批判。

无爱也无名分进行的性,比如罗志祥,更会被批判。

然而,并非每一个中国年轻人都与主流一致,有偏差的绝不是少数,但他们一般不会主动暴露。

由于批判机制的存在,使得实际上与主流不一致的人数,远多于明面上已暴露与主流不一致的人。

因此,谴责罗志祥的人主要是三种思维模式:

1、罗志祥与主流不一致的行为导致情绪性愤慨而谴责,没有更多的逻辑思考

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当你在存在必婚思想的我国表达出不婚想法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于保守的思想也会被批判,比如有些存在处女情结的保守人士,认可“只有强名分(婚姻)才能发生性,弱名分不能”,尤其是当他用这种观念约束女性时,亦会被主流舆论批判。

2、对罗志祥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他的性行为没有包含爱与名分的条件,因而谴责他的性行为过于随便,批判重点在于“随便”;

3、对罗志祥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这类人会先入为主的觉得性行为和爱与名分是关联的,因而谴责罗志祥在爱与名分之外,发生了别的爱与名分,批判重点在于“不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能算交往?

比如我还看到了一个评论:

这表明罗志祥的爱情不具有唯一性,他的爱情有好多份。

不具有唯一性的爱情,不叫爱情。

题主也属于这一类,我们看一下他的问题:

为什么罗志祥可以做到一边不断出轨,一边跟一个女生在一起九年之久,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
出轨的男人到底都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能同时做到长情和出轨?

二、性的意义

以下内容部分人可能会觉得毁三观,然而本文没有任何立场,只谈现象。

事实上,性行为完全可以和爱与名分没有任何关联,性行为与这二者发生关联反倒是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后才出现的事。

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施暴

当年苏联红军攻入柏林时,对德国妇女进行了战争罪行,这种行为明显和爱与名分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士兵调戏德国妇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会觉得这种行为,背叛了在莫斯科等

他们会觉得这种行为,背叛了在莫斯科等待他们凯旋的喀秋莎吗?

很明显,他们和喀秋莎之间的性行为,与德国妇女的性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发生机制。

施暴行为大部分由男性完成,但女性有时也会做,比如:

我们的一个男性用户反馈过,在他读小学时,被几个15岁左右的女混混强行带入小树林,抢了他的零花钱,take off his trousers 然后强行猥亵了他的迪克;

女混混爱他吗?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宫女各种玩弄小迪克,导致失去了能力。

宫女爱溥仪吗?

2、杯水主义

是一种性道德理论。产生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初期。
也叫“一杯水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满足性欲的需要就像喝一杯水那样简单和平常。
这一理论引起部分青年思想混乱,并导致性生活的放纵。
1920年秋,列宁对此作了尖锐批判,揭露了它的实质,并阐明无产阶级对两性关系和爱情生活的立场。

我认为这个出名的杯水主义完全不是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社会的。
————列宁

相对来说男性比较多见,比如大宝剑,在购买此服务的人看来,就好比是去饭店吃了顿饭。

按照此行业在全球的兴盛程度及禁止的不可能(目前尚不存在任何政权,能在实质上彻底消灭各种形式的宝剑),表明杯水主义在男性中的存在是普遍现象。

接受杯水主义的女性相对男性较少,但逐渐越来越多。

比如我在郁清叔叔:女朋友经常和外国人玩,莫非是easy girl?一文中,有写到过eg的四种分类,其中一种叫做collector,我这里将文章部分引用:

我这里用一位我访谈过的最极端的,97年的富二代collector举例(大部分collector不会如此极端)。
以下是她在世界地图中标的她睡过的国家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7年的她抽着烟,对他们各种品头论足,仿佛一个刚做完大宝剑的油腻男。
除了fxxk around the world,她还要fxxk around Chin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她是女性,直男可能会对此进行攻击,但你不得不说,如果把她性转一下,这是很多直男的梦想。
类似的东西,我就见不少直男做过,比如下图是一个猥琐男做的表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ollector会和跟她一样猥琐的男士进行兄弟般的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这种人是典型的杯水主义,根本就没有给性赋予太多意义,与爱和名分均无关,甚至和好感心动都无关,性对他们来说就像喝水一样。

凑数的、集邮的、睡明星的,均可归于此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在的,你觉得这些女性是受害者吗?

这里可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在持有杯水主义的罗志祥的观念中,和别的女人阳物运动=和别的女人喝了一杯,和一群人阳物运动=和一群人玩狼人杀,因此他可以毫不违和的做到一边八九年长情,一边大规模阳物运动。

而罗志祥对周扬青则是爱与名分,这两者在罗志祥的认知中是可以共存的,且持有这种认知的人,很可能根本不觉得这是背叛。

另外,我不认为和罗志祥一起运动的女生是受害者,很明显,她们同样持有杯水主义的性观念。

杯水主义是开放式关系的根基。

在中国,我主要见过两种开放式关系:

①双开放式关系

双方均持杯水主义认知。

②单开放式关系

以男开放女不开放为主,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种是男女双方均持封建纳妾思想,物化女性,男方维持和其他女性关系往往需要物质付出,女方有正房心态;

另一种是男方杯水主义,女方封建,男方维持和其他女性关系不需要物质付出且往往魅力十足,女方有正房心态。

PS:持封建思想的女性不会为丈夫的出轨感到不妥,按照封建伦理,古代女性面对丈夫纳妾时是不能妒忌的,被纲常伦理影响严重的古代女性真的不会对此感到任何不适,她们更在意的是没生儿子,因此不要用现代女性之心度封建女性之腹。

3、牟利

宝剑的交易中,供方则是牟利。

牟利行为在动物中就有,比如大猩猩,存在雄性大猩猩提供食物,雌性大猩猩提供性交行为的现象。

并不仅限于金钱牟利,其他各种形式的牟利都算,比如得到某种便利、好处等等。

一般来说女性是牟利方的比较多,有时也存在男性牟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可能存在其他性的意义,这里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性行为的理由可以完全和爱与长期关系不相关,包括且不限于以上几种可能。

三、两性关系认知的历史进程

人们对两性关系的认知并非一成不变,你现在觉得天经地义的东西,在过去很可能是大逆不道,在未来则可能是泯灭人性。

表面上看,两性关系观念似乎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有关,比如中东保守,北欧开放。

但我们纵观全球文明的不同阶段则会发现,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民族,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其两性关系观念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比如无论是基督教文明、穆斯林文明,还是东方儒家文明,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的时代,都呈现出了“封建专偶制”,其特点惊人的相似。

(有人说中国的君主专制不是封建社会,这首先是个翻译的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判断一个社会的性质,会去考察这个社会从生产到分配的各个环节、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看这个社会有个怎样的朝廷。

即便是共和制没有君主,也可能是封建社会(比如早期的佛罗伦萨共和国)。

因此“封建社会”是指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地主世代统治着从生产到分配的各个环节和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的社会。至于地主内部如何划分权利,是封邦建国还是中央集权甚至共和,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简单地说,“封建社会”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判断的, 而不是从政府的组织形式来判断的。)

因此两性关系观念会随着历史进程而发展,具有唯一的发展路径,是从属于与之对应的生产关系之下的子关系。

建议大家不要局限在自己现有的立场中,用本朝的剑斩前朝或者外国的官,看个印度电影大呼“竟然和未成年人结婚”,看个古装片“竟然包办婚姻”,看个西方电影“他们竟然先上床后恋爱”。

用当下的观念批判古代、讥笑中东、嘲讽西方,反正跟他不一样的都是“三观不正”。

如果你想进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思考,你就必须认识到,你现有的那套天经地义、三观极正的观念,不过是历史进程的一个节点,昙花一现,且不说漫漫的历史长河,在你有生之年都会发生巨大改变。

普适性观念:不受历史进程的影响,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均成立的观念,比如社会对恶意谋杀的评价。

非普适性观念: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观念,不存在普适性的准则,比如两性关系。

上文说过,中国年轻人的两性关系逻辑推演为:爱——弱名分——性

事实上别说外国,就上一代人的主流思想都跟这不一样,以后的年轻人必然也不一样。

上一代人大都是:强名分——性,至于爱不爱的把婚结了再说。

至于当代中国年轻人这套,倒是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比较类似。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两性关系观念究竟是怎样按照历史进程发展的。

1、封建专偶制

全球几乎所有的文明都有个特点,自封建社会开始,两性关系进入严格专偶制

专偶制是伴随着私有制产生的,在封建土地所有化之前,私有制产生之后,专偶制已存在,但不严格(比如中国的先秦时期、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早期等等,均为专偶制,但不严格)。

严格专偶制有四大特点:

①包办

这是严格专偶制最大的特点,其他特点均是为此服务的。

包办的本质是动用社会强制力给予一对男女夫妻名分,而不尊重当事人尤其是女方的意愿。

具体表现为婚姻决策权在父母、集体、男方本人手中,当事人尤其是女方不具备决策权,最多具有否定权。

盖头一掀管你什么帅不帅、三观合不合、有趣灵魂啥的,直接跟陌生人啪啪啪,而且一啪就得一辈子。

②压制欲望,尤其是压制女性的欲望

这个存在跨文化的相似性。

我国有“存天理,灭人欲 ”的程朱理学,倾向于把sex描述为洪水猛兽,并认为有损身体健康。

西方教会连阳物运动的姿势、频率都有严格规定。

欧洲某些教区,一度禁止白天发生性行为,有些天主教教区会规定每周三、周五、周六、周日严禁性行为。有些手册条文,甚至禁止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裸体。
埃里克·波克威茨先生记录过:
“有祭司会警告夫妻,如果用了不恰当的体位做事,生下来的孩子不是残疾就是麻风病!”

由于包办婚姻不尊重当事人尤其是女性的意愿,那么社会必然会从制度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对欲望进行压制,难以想象受过高等教育看过几吨文艺作品的现代人,一掀盖头就和陌生人啪啪啪然后共度一生。

很明显,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封建残余,至今在我国主流政治正确中依然存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遗毒,倾向于把性描述为洪水猛兽导致青少年性教育难以展开,存在对禁欲主义的颂扬。

比如,中国男性普遍追求的“冰清玉洁”,就带有禁欲的性质。

女性也喜欢看这样的营销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把无性婚姻描述的如此高级实在是牛逼,这玩意也就骗骗还没结婚、却被封建文化毒害了的年轻人。

作为两性关系社会学研究员,我见过各种不承认基本人性的女人,一次约会就动手动脚那确实是流氓,十次约会还不动手动脚她们竟然会觉得是绅士。

嫁给基佬、嫁给性无能的,我见过很多,她们婚前基本上都持有这种观念。

你不尊重人性,人性就不会尊重你。

还好,我看了那篇吴彦祖文章的评论,至少在知乎已经基本都是负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人的ID很有意思

压抑女性欲望还有一个重要作用:男性的择偶竞争力由其硬价值决定,其引发女性情欲的各种附加值比如英俊有趣,在封建严格专偶制体系中毫无卵用。

因此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男性年轻人,总是高度重视工具人价值,而对那些看似“没啥卵用”但能引起女性情欲的孔雀开屏非常抵触。

由于我国的小农自然经济至今尚未完全崩溃,这个特点在我国的部分男性年轻人,尤其是基层出身或受过封建保守教育的男性年轻人身上有着充分残留。

③政策性锁死

由于不尊重人性,这种婚姻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因此通过政策性锁死来确保双方的利益。

离婚的条件非常苛刻,比如我国古代女方除“义绝”(丈夫杀了你爸)外无其他离婚方式,男方也不能随便休妻(七出三不去),或者在制度上干脆就无法离婚(西方天主教)。

我国保守人士有期望婚姻往锁死方向倒退的思维倾向,他们会觉得离婚是大逆不道,会觉得离婚自由影响社会稳定。

古代小农经济很容易死人,离婚率太高确实会导致社会不稳,但现在其实能促进GDP,促进房地产(女的往往得自己也买套房)、餐饮、旅游(再婚啊)、婚庆、家装、育儿等多个行业的和谐发展,促就业,促税收,简直是经济的强心针。

“离婚率越来越高好糟糕啊”的呼声,有点像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后面都加了看不见的狗头。

④男尊女卑,禁锢女性

在封建专偶制下,女性无法拥有完整的人权,实际上沦为“生育资料”。

男性其实被物化为“生产资料”,佃农、自耕农的区别仅在于后者的社会地位和生产资料拥有程度较高而已。

我国有制度性的伦理纲常,规定夫为妻纲,西方《圣经》描述的夏娃是亚当的肋骨,《古兰经》也有《黄牛》《仪姆兰的家属》《妇女》《麦尔彦》等篇章详尽的规定了妇女应该扮演的角色及应尽的义务。

以上相当于“钦定男尊女卑”,这在现代人来看是不可思议的,现代人很难理解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女平等”的划时代意义。

历史上成熟的封建社会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穆斯林文明、儒家文明,它们尽管在表象上差异很大,但在生产关系及其子关系两性关系方面,均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此即“两性关系观念会随着历史进程而发展,具有唯一的发展路径,是从属于与之对应的生产关系之下的子关系”。

封建时代两性关系:几乎完全以男方硬价值为条件,丝毫不尊重女方意愿,且制度性锁死的婚姻。

封建严格专偶制婚姻尽管禁锢人性,但具有相应生产力条件下的合理性,这个我在中国女性真的很少理解中国男性的累吗?一文中提到过。

2、爱的起源

泰坦尼克号一声巨响,给世界送来了爱情。

与中国年轻人认知中的由爱产生名分不同,“爱情”最早的定义,恰恰是以人类欲望为基础,与封建包办的名分相抗衡的力量,是反名分的。

你别忘了在封建社会,名分并不由当事人意愿决定,爱情的反名分属性具有人本主义的划时代意义。

爱情,Amor(拉丁语)Amour(法语),最早起源于脱离了生产的古希腊贵族,在文化中成型于中世纪骑士小说,作为骑士与领主夫人的“无名分性行为”的借口与条件。

《泰坦尼克号》是典型的骑士小说结构,骑士与贵妇以偷情来反抗包办婚姻的设定。

爱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吃饱撑了(工业化)。

在工业革命前普通人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活着(字面意义),只有脱离生产的古希腊贵族,中世纪的贵妇和骑士才有爱情,根本不具备普适性,只有工业化之后爱情才具备老百姓中的普适性。

工业化后,随着小农自然经济体系的崩溃,封建包办专偶制逐渐解体,女性的欲望逐渐得到尊重。

随着包办名分的解体,爱情逐渐由反名分的借口,转变为结成名分的条件,并最终深入人心,女性赢回了婚姻自主的决定权。

然而在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当事人夺回了婚姻自由,但由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存在,导致社会依然存在鲜明的阶级划分,此时女性有两种自由的选择可能:

①选择自己爱的

②选择能给自己阶层跃迁红利的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封建旧思想还存在于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中,且由于②的存在,影响爱情自由发展的因素还未完全消灭。

在这种条件下,有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含情脉脉,但只要撕下面纱,背后全是赤果果的金钱交易。

3、社会主义爱情

看了上文,老实人大概已经开始弹冠相庆,好棒,就要消灭影响爱情自由发展的因素了,他们自以为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时,女人就不拜金了,自己就有妞了。

其实,老实人现在还能勉强结个婚,恰恰是因为影响爱情自由发展的因素还没完全消灭,恰恰是因为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先来看看爱情究竟是什么。

爱情的哲学定义,是以性爱为源,经过理智思考后产生的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

性欲只是必要基础,应当予以升华,才能达到爱情的标准。

不以性欲为基础的情感,即使达到很深的羁绊,也是其他感情而不是爱情,这是由爱情的基本定义决定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无论是“适合过日子的老实人”还是“油腻的金主”,都是给不了女人爱情的。

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却有可能结婚。

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爱情是这样的:

男子一生将永远不会用金钱或社会权利手段去买得妇女的献身,而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老实人曾经编过一个梗:大学男友50块日租房就破了你的处,我却得花500W买房才能娶你。

其中,破老婆处的大学男友和老婆是真正的爱情,由于大学男友买不起房,老婆由于担心经济而拒绝委身于他;老实人做社畜+剥削父母苦哈哈的买了房,于是通过金钱手段买得了老婆的献身,但老实人依然为她曾经为爱献身而耿耿于怀。

老实人最想要的就是压制妇女欲望,让她们不要为爱献身,一定要把自己包裹的好好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冰清玉洁是老实人的终极追求。

他们似乎也知道金钱交易不是爱情,一方面由于他们不太有钱存在省钱的动机,另一方面出于对爱情的向往,他们非常希望女人能爱上他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鹅,遇到真正要爱情而无所谓金钱的女人,他们又对人家冷嘲热讽,讥笑她们愚蠢不识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赚的多跟女人的情欲有什么关系?

一方面骂女人拜金,一方面觉得要爱情的女人是不识货的肤浅脑残,比如下面这种:

荷西问三毛:“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
三毛说:“看的顺眼,千万富翁也嫁。看的不顺眼,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就说:“那说来说去你还是想嫁个有钱的。”
三毛看了荷西一眼说:“也有例外的时候。”
“那你要是嫁给我呢?”荷西问道。
三毛叹了口气说:“要是你的话,那只要够吃饭的钱就够了。”
“那你吃的多吗?”荷西问道。
“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一点。”三毛小心地说道。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他不懂吃,不懂穿,不会玩,也不看书,整个人是一片沙漠,一点内心世界也没有。
活了三十多岁,连恋爱也没谈过,土得不能再土了。
最讨厌之处是他对他的小天地是这么满意。坐井观天,洋洋得意。谈话的题材无外乎是又把谁的生意抢过来了,他公司去年的盈利是多少…
他不只是俗,简直是浊。
——亦舒《玫瑰的故事》

我来告诉你他们的实际需求吧:

①核心得接受金钱交易,而不能以爱情为导向;

②且卖的比较便宜,性价比高到不正常的,比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且不能把金钱交易搞得赤果果,她得非常擅长含情脉脉的面纱;

④最好是灭人欲的妹子,由于他自己没魅力,所以自认为自己也是灭人欲的(真正灭人欲的人能颜控?但他们颜控),然后希望灭人欲的妹子爱上灭人欲的自己(爱情的基础首先就是性欲,你都灭了人欲了还能有爱情?),由于我国封建遗毒未除,灭人欲在部分人看来依然是高尚的品质。

符合以上四点,就是好女孩,这样的女孩,在网文里有很多。

但现实中没有,所以他们厌女。

其实在当今世界,有一些国家、地区与人群,是存在比较接近社会主义爱情的爱情的。

上文说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女性拥有自由选择权,但由于阶级的存在,故存在商品化婚姻。

因此可以推论出: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阶级区分越不明显的国家地区与人群,两性关系越趋近于社会主义爱情。

我国人口体量过于巨大,老百姓之间阶级差异极其明显,因此不能像外国那点小体量一概而过,必须分层分析。

在我国社会中下层,两性关系商品化比较严重。

但在老百姓天花板层——已立足的大城市高等教育群体中,再往上就是神秘的权贵的,这个阶层的爱情是相对比较纯粹的,本身就处于这个层次,且有一些实战经验的人都明白这一点。

另外在校园中,同一校园内的原生阶级相近且阶级意识尚存稚嫩,爱情也相对纯粹。

在贫富差距较小的富裕国家,爱情也比较纯粹,比如北欧。

所以鉴定男人的魅力非常简单,把他们搁在爱情比较接近社会主义爱情的地方,看看受欢迎程度就可以了,比如:

①你在学校时是否受女生欢迎;

②长辈不喜欢你,但女生本人喜欢;

③不买房子你也能结婚;

④把你送去北欧西欧你能泡到妞。

以上问题均按结果论,凡是“我能但我不想做”的,以及各种借口“白皮歧视华人”“我语言不通”之类的,一律为否。

最后,你觉得随着生产力的继续提升,社会的继续进步,女性的继续解放,你猜在未来的世界,老实人是会更受欢迎,还是更不受欢迎?

老实人的思想根源是封建小农经济(父母保守或出身基层),受到了资本主义商品化的影响,又接受了自由恋爱的人本主义思想(一定程度的教育),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初级阶段中国特有的拧巴现象,是中国主要社会矛盾在两性关系方面的体现。

4、性行为的未来

性在封建包办、资本主义商品化婚姻、社会主义爱情的区别在于:

封建包办:包办的名分是性的必要条件,男性的工具价值是主要价值;

资本主义商品化婚姻:自由的爱情,或含情脉脉面纱之下的金钱交易,两者都有可能是性的条件,男性的工具价值和自身魅力均起作用;

社会主义爱情:自由的爱情与性互为必要条件,男性的自身魅力是主要价值。

在两性关系中,妇女应该和男人一样获得精神和生理上的满足。

有人抨击北欧是杯水主义,这个是不对的,事实上在北欧这种贫富差距不明显的地区,两性关系比较接近社会主义爱情。

社会主义爱情与杯水主义的区别如下:

社会主义爱情的性是有条件的,条件为自由的爱情;

杯水主义的性是条件极低的,跟吃饭一样。

列宁对此进行过详细的论述,在此不赘述。

封建包办体系下只有一种名分(强名分,即婚姻),因此早期通过自由恋爱会直接结为强名分,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看对眼了直接就结婚。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类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一下子就搞成强名分对复杂的现代人来说并不适用。

比如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古人普遍不识字,他们的人格是非常简单的,本能性比较强,盖头一掀啪然后共度一生,是可行的。

但复杂的现代人不行,越是受过高等教育越是工业化的人群越不行。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复杂性,人们无师自通的发明了“弱名分”,即恋爱关系。

上文说过,我国年轻人当前是“爱——弱名分——性”,而在70后中,“爱——强名分——性”为主流。

在美国也呈现出了类似的状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我国现在类似,而现在他们发明了“更弱的名分”(dating),成了“更弱的名分——性——爱——弱名分”。

由于资本主义商品化,很多已经发展为爱的感情,由于现实原因无法上升为弱名分,这种现象在阶级鲜明的美国更为常见,阶级划分不明显的北欧西欧会少一些。

我们会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复杂,发生性的名分条件将越来越弱,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类精神文明需求。

其实在我国社会形态最为发达的大城市高等教育人群中,“更弱的名分”(dating)是事实上存在的,但由于观念尚不接受,“更弱的名分”无法像西方那样公开存在,往往打着“弱名分”的旗号来掩饰,这使得一些误以为社会还很保守的人深受其害(比如部分人误以为已经是恋爱关系了,各种付出且隔绝其他异性,其实在对方看来你们只是dating)。

我国是一个实际上很开放(掌握话语权的大城市高等教育群体社会形态比较发达),但观念上很保守(小农自然经济尚存)的国家,由于我国内部存在多种社会形态横跨了欧洲的好几百年,且内部信息通畅交通方便人员流动大,形成了这样拧巴的特有文化现象。

因此,所谓dating并非西方的文化专利,而是历史进程和人类复杂程度走到那一步的必然。

不要怼,要顺应。

不要做当年怼自由恋爱的前清遗老,不要做当年抱着伦理纲常不放的酸臭腐儒。

只有顺应时代的人才能有肉吃有汤喝,怎么顺应时代完成自己的婚恋大业?主页小窗私信,她会告诉你。

好像跑题了,后面这些东西,和罗志祥没毛关系,罗志祥是杯水主义,列宁同志曾经激烈的批判,我们也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其反社会行为进行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