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开篇,笔者在这还是要各位安利一下八卦的好处。科技八卦、职场八卦,这类的八卦真可以帮你止损、避坑。当你能看见这些科技公司的八卦、职场的八卦的时候,笔者可以明确告诉你,你真的还有止损、避坑的机会,而当你能看到媒体报道的时候,这基本就,没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9日,笔者曾发布了一篇《大瓜!某OTA将裁员90%,CEO、中高层也不例外,周一或官宣》的文章,文章内曝光了某OTA即将裁员的消息。但令笔者吃惊的是,媒体们第一时间把笔者拿去当了反向案例,官方不但否认了裁员传闻,还硬是把一负面裁员的新闻成功转换成了一次品牌推广,这公关能力,笔者也是大写的服气。

比如红星新闻的报道:

同程航旅的成立,同程集团一方面完成了“航空+旅行社”的整合,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同程旅业与同程国旅的融合。

再比如第一财经的报道:

同程集团内部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此次整合会涉及到部分员工的调整,主要是在同程集团生态内进行分流,因此不存在大规模裁员的情况。重组后的同程航旅架构稳定、资金充足,未来将加大目的地战略,聚焦重点目的地进行布局,并全面提升产品能力。

再比如:

疫情对于旅游行业影响有目共睹,为了应对目前疫情对出境游、跟团游等细分领域带来的不利影响,同程集团对旗下国旅板块进行了积极调整。公司并没有大规模裁员,首先是发挥同程集团生态平台的优势,将旅行社业务闲置人力转岗到其他更需要人力的业务板块,如同程生活等,因此不存在裁员90%的说法,流失出同程集团的员工相对有限,同程国旅CEO杨佳佳不再担任该职务,属于正常人事调动,集团另有任用。

我的天啊、无耻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程某高层对内的通知

时隔一周,我们今天回看一下当时官方所谓的谣言,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了。

4月30日晚,同程官方发布内部全文信

以下为全文:

自2月春节以来,全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痕情,严重影响了各行各业,其中包括我们身处其中的旅游业。在积极响应和配合国家对于疫情的各种防控措施的同时,公司已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各部门自2020年2月1日通过会议形式通知员工待岗,当前鉴于疫情防控的持续性和国家最新对于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的要求,公司经研究决定:

待岗时间继续延长至2020年5月31期间根据国家政策及疫情实际情况再行通知。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各部门可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安排部分人员出勤处理日常工作。未被安排人员继续待业待岗。公司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针对继续待岗期间,各位待岗员工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工资(或根据当地标准执行),直至公司恢复生产。在此期间,员工应保持手机、微信等通信方式的正常使用,以便及时收到公司所下发的决定与通知。疫情期间,也请各位员工关注自己及家人健康,避免去空气不流通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公司的存续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各位员工的支持。感谢大家之前所有的付出,值此艰难时期,公司希望能与各位员工共同携手,攻克难关!

公告中规中矩,给外人看上去企业确实也算是仁至义尽,但事实真如此吗?老规矩,官方有官方的说法,我们只听底层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员工到手工资不超过800,一边辟谣,一边谈人。一个集团,艺龙裁人就是n+1,度假裁人就是一半?这么多年辛苦工作,我们都成了闲置人员?太可笑!太寒心!我们这边都不谈,我们是被告知降薪、被告知裁员、被告知赔偿只有一半,同意来签字,不同意就拖着吧!今天又被告知,赔偿一半的政策今天是最后一天!领导从不直面员工!一层层传达!而且不通过文字、发文!公司政策同程国旅:有钱没钱,不按时出款、不按法律赔偿(对员工)就对了,看谁能拖死谁 同程艺龙:复工全薪,优化裁员按劳动法正常赔!对外:宣称“内部架构优化,闲置人员转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公司5年时间,不管面对多少次岗位变动调整,都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一路同程,可是疫情乍然,我们理解公司,公司却把理解当做肆意的资本。待岗可以理解,但是部分复工的同事是按照如何评定可以复工,是依靠和领导关系好?赔偿可以理解,但是0.5N1(上月薪水),是哪里来的算法?最低工资的80%,跟没钱一样还要交社保。2月份说的好听给我们交社保,那是政府政策都不收了。最新新闻政府退了3.几个亿元社保给部分企业。我们低保的80%再交社保,那就等于一分钱没有了。不同意政策的就这种唾弃的做法。部分领导靠关系领着几十万开开心心走,我们这些虾兵蟹将玩死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份待岗到手500,大量裁员1000多人,集团塞人到其他板块,这时候全靠关系,并且清除司零,领导不露面耗着你低保都不到的标准耗着你,耗到你平均薪资低,努力留到最后的成了最倒霉的,让人寒心,一个集团一个上市公司,难道不能好好处理吗?让留到最后的员工这么寒心。度假一锅端,无沟通无交流,公司永远单方面宣布。2月迄今,员工理解了公司,全心全意支持换来的却是强硬裁员。同属同程,为撇清与上市公司无关,度假员工成了对外宣称的“闲置人员”,哪家公司会养闲置人员?上有老下有小,1500+员工,上千家庭的支柱,员工何其无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不是从底层所得到的消息更多啊?为了防止官方再来用造谣这种梗来说话,笔者找了多人再次取证,得到的消息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转岗,必须要先离职,然后再入职,工龄会清零。对外一套,对内一套,真会玩。

这是另一位爆料人跟笔者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也再三提醒,如果遇到非法裁员,维权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目的是维权,而不是为了攻击企业。

那么,同程这样的做法到底有没有违法呢?今天,笔者就从法律角度来说说同程这事?顺便也给大家讲解普及一些关于仲裁方面的知识,笔者尽量用白话。

先说说80%薪资这个问题

2月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2020)8号文,即《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

这份意见使当下风向标发生了变化,国家定了一个原则:在防控到位的情况下,全力支持复工复产,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人社部办公厅1月24日下发《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从该通知中,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只需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生活费标准我们再拿北京市作为例子来说。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27条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国家或者本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所以,从上面的法律法规来说,疫情期间,在没有到岗的情况下,同程为员工发放80%的薪资,这是不违法的。

再说说转岗再入职这个事情。

这个的“套路”成分就太高了,对于职场人,唯一还有法律效应的就是这合同了,员工离职就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了,如何能相信企业再入职的承诺。

遇到被公司无故辞退,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首先不要慌,更不要怕。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与自己签订的合同以及其他文件,对比下,给自己一个有依据支撑的点。然后再去根据公司提出来的理由,用你的依据点推翻它。这个谈判的过程中气势一定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好欺负。要让你的boss,你的HR知道,你是懂法律的。更要让他们知道你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公司以考核不通过而辞退你,我们又该怎么办?

1、如果公司是因考核不通过而辞退员工。你要先确定公司的考核在你入职时,有没有进行告知,有没有与你确认,签字有没有明确,或者有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你是签署了的。比如,员工手册签收之类的。并且考核标准也是双方同意认可的,考核结果有没有明确告知自己。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没有相关约定,如果以上都没有做,或者换种说法,企业说你能力不行,可以要求企业给你培训,说你挑岗的,企业也不能以这样的理由单方面辞退你。

2、企业单方面辞退员工,必须要求企业出具辞退手续。也就是企业必须出具试用期不予录用通知书,并有公司盖章以及日期。如果企业辞退并给了你理由,那么你可以要求公司举证,如果还能举证出来,但没有按照条件一所做,你还是可以要求企业协商赔偿。(据笔者所了解,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员工手册,更不会告知员工要按照手册中的条例,就这一点,只要是裁员,都可以要求企业赔偿)

3、当月工资一定有,根据工资支付条例以及国家关于疫情期间工资发放问题相关通知,停工期间不超过一个月都要发工资,发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如果这个没有发,这就是违法成立,仲裁也会马上立案或者协商的。

试用期被公司裁员涉及哪些法律知识?

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

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

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主要的法律依据为以上四条。

通过劳动仲裁要回经济补偿,几率大吗?

依法维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遇到这类的事,我们就不应该做过多的担心,只要自己问心无愧,笔者可以确定的告诉你,一定是会赢的。为什么笔者这么确定,请听我的分析:

遇到这类麻烦,首先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仲裁请求是什么?要有针对性的提供证据证明。再加上劳动法的制定在规则运用上更加的偏袒劳动者本身。

其次,国内多数的企业也跟我们多是职场人一样,也都处于法盲地带,也不懂得用法律保护企业自己,所以很少有用人单位的能做到万无一失。再加上国内目前的劳动关系与司法维权现状,哪怕你不用律师,只要懂得一些法律程序和法规。维权成功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维权成功的几率这么大,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维权呢?

首先这类的问题出现,笔者认为还是国民的法律意识太薄弱。这是因为多数职场人认为维权或者仲裁付出的代价超出了自己所损害的利益。大部分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就是“得过且过”的态度。毕竟想要维权付出的成本太大,太大,太大,而已等到维权成功之时你所得到的比较你所失去的太多,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心理落差是极难平复的。

以上,笔者站在求职者的角度,将试用期被公司无故辞退应对步骤详细做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看完就收藏起来,遇到裁员了,拿出来按照步奏走就行了。

再来说说媒体,少收一点软文费,说句真话不难

虽然笔者也不敢说自己一辈子百分之百没有说过一句假话。即使在家人、亲人之间,有时也难免有所隐瞒。但媒体你是“公器”,话是说给广大公众听的,会产生一定的力量跟误导;你们为了软文广告废公然说假话,这就太无耻了,不能为民发声,那请问要你们还有什么用?

最后:

笔者还是要提醒各位职场人一句,职场拼的就是“职场眼力见”。早发现,早准备,早撤退。你同程一周前说笔者“造谣”,现在呢?哦,对,现在还是谣言。

借用同程某leader的一句结束吧,保持一颗积极心态,优秀的人总不会缺出路。事情来了,不要慌,坦然面对一切,如今的职场,真还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