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从草根逆袭成一代传奇帝王,是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朱棣又将大明王朝推向了顶峰。这次让我们把目光聚到朱棣身上,来看看这位永乐大帝又有怎样的功绩呢?
朱棣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手中夺取了皇位,本质上属于藩王造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统治根基不牢固。这样的局面怎能让朱棣安心,于是朱棣一直在憋大招,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朱棣才是天命所归,是正统继承人。无疑开疆拓土,万邦来朝就是最佳的证明方法。
明朝初期最大的威胁还是北方的蒙古人,虽然他们被朱元璋赶回了草原又当上了套马的汉子,但这也让他们武力值飙升。当时蒙古分为三大部落,其中拥有成吉思汗铁木真血统的鞑靼实力最强。朱棣原本也不想啃这块硬骨头,于是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二月,朱棣派人出使鞑靼,要求“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不料,鞑靼根本不把朱棣放眼里,把朱棣派来的使者杀了。自古就有两国开战不斩来使一说,况且还没开战,朱棣岂能咽得下这口气,盛怒之下要“逆命者歼除之”。七月,朱棣派大将军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军十万征讨鞑靼。可惜因为轻敌冒进,指挥失误,结果连同丘福本人全军覆没。
没办法,朱棣只好御驾亲征了。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开始北伐,征战鞑靼。 结果第一次北伐明军大获全胜,首领阿鲁台率众投降。鞑靼失败了,但是瓦剌却蠢蠢欲动,势力不断强大,企图控制鞑靼。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朱棣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亲征瓦剌。
六月,大破瓦剌,瓦剌俯首称臣。可能是没吸取教训,鞑靼首领阿鲁台又想挑战朱棣的底线,永乐二十年,朱棣第三次北伐,结果阿鲁台玩起了游击战,朱棣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胜利。次年,朱棣再次率军出击,目的就是彻底解决阿鲁台,没想到结果和上次一样。想必朱棣心中十分不甘,又过了一年,开始第五次北伐。阿鲁台可算是把游击战精髓发挥到了极致,铩羽而归的朱棣在返回途中病逝了。
说完了北伐我们来说说南征。明朝的南面也有个刺头,也就是安南。当时安南有个权臣胡一元发动政变把国王陈氏赶下台,还请求朱棣册封他为王,当时信息闭塞,朱棣不明就里然后同意了。没想到国王陈氏的儿子一路逃亡,历尽艰辛最终来到明朝将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朱棣。眼见事实败露,胡一元耍起奸诈,想让朱棣承认现状,结果朱棣大怒,永乐四年(1406)七月,朱棣命人率军南征。大军进入安南后连战连捷,胡氏逃掉后又被明军所获。 后朱棣下诏,改安南为交阯,设立各级行政机构对其加以控制。
朱棣在位期间还做了一件改变明朝命运的大事,那就是迁都北京。迁都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举足轻重,当时朱棣力排众议以雷霆之势摆平了这事。关于朱棣迁都的目的,一是朱棣想占据北京,震慑北方游牧民族,二是北京也是朱棣的根基之地,迁都北京便于统治。只是没想到这也给后世子孙埋了雷,这我们以后再细说。
武功有了,文治也不能落下。朱棣登基之后就组织编写《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一套汇聚自古以来所有经典的合集,工程量浩大。由谢缙和姚广孝带领两千多人几乎原文抄录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书籍。《永乐大典》最重要的意义是保留了许多珍稀的古籍,可以说朱棣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可惜经历了诸多磨难,我国现在只保留了很少一部分的《永乐大典》,这样的结果令人叹息。
明史夸赞朱棣曰“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朱棣武有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文有《永乐大典》,迁都北京和郑和下西洋等壮举,文治武功样样齐全,永乐年间是大明王朝最灿烂光辉的时刻。朱棣可谓雄才大略,千古一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