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历史文化,揭秘背后真相!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历史文章,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扶苏蒙恬大将,还有30万的秦军,为什么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众所周知,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他和秦始皇不一样,有着独到的眼光,济世爱民,跟秦始皇的残暴比起来,就是两个对立面。而秦始皇也将公子扶苏安排到了边关,去帮助蒙恬将军,修建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秦始皇却在东巡的时候暴病而亡了,宦官赵高跟丞相李斯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新任皇帝,还做了假诏赐死了扶苏。而扶苏接到诏书后,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自杀!

其实,当时的扶苏身边不单单有大将军蒙恬,还有30万军队,为何仅仅是凭借一道无法证实的圣旨就自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和扶苏的思想有一定关系,他从小就接受的是儒家的思想,孝道对他而言是很重要的,扶苏对于秦始皇很是敬重,面对父亲的诏书,他根本不会想着反抗,而是无条件的去遵从。

父亲要自己的去死,自己也义无反顾,另外,秦始皇于扶苏而言,是一位明君,军令大于天,作为儿子,也作为臣子,扶苏是不会拒绝反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拥有大多实权的人根本不会听从扶苏的指挥,这一点,其实就是扶苏自杀最为重要的原因,如果扶苏登基称帝,他势必会以蒙恬兄弟为首,来接管军政要员,若真的这样的话,李斯是最为忌惮的。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一些重要岗位还是比较有限的,但凡有人接管了,那么原先的官员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

所以,对于当时就拥有实权的人来讲,是不希望扶苏即位的,秦始皇去世后过了很长时间,天下人才得知,通过这件事情也能看得出来。

毕竟秦始皇身边的人众多,他的死一旦被泄密,扶苏肯定是会知道的,根本不是李斯和赵高2人就能瞒得住的,说明当时很多人的意见都高度统一,才能做到!

势力相对较弱的胡亥,和公子扶苏比起来,他更容易被当权的人所掌控,其实这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大多数的官员们都喜欢让势力较弱的皇子继承王位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高跟李斯的合谋看上去十分简答,但是却也复杂,毕竟当时的秦国,可不单单是他们二人拥有大权。

当时的秦国内,拥有实权的人物还是比较多的,就比方说扶苏身边的蒙恬兄弟,他们的军队可不少!若是我们单纯的理解成赵高李斯合谋逼得扶苏自杀,那就可真的是将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扶明明诏书有诈,但是他也不想抗旨不尊,更不想兴兵害民。当扶苏拔剑要自刎的时候,蒙恬赶紧劝谏,但是扶苏不听,他不希望黎民百姓因为自己而再次过上更加痛苦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子扶苏的内心一直想着自己的家国,对于民间百姓更是心生怜悯之心,他希望自己的死,可以免除战乱,就算知道诏书有诈,他也愿意牺牲自己。

不过,让扶苏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弟弟胡亥竟然是那么的荒诞,还听从赵高的去胡作非为,最后也不可避免的还是发生了战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子扶苏作为秦始皇的儿子,他还是很敬重自己的父亲的,毕竟出生在帝王之家,很多的简单的快乐是很难享受到的,而秦始皇又是一位很严格的帝王,对于未来的接班人,秦始皇更是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扶苏面对父亲的诏书,他也是不会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看的!对他来讲,弟弟称帝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让百姓避免生灵涂炭就是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扶苏遵循儒家之血,而秦始皇听信法家之道,特别是在焚书坑儒这件事上,公子扶苏和父亲秦始皇就有着巨大的分歧。

他们父子之间的政见很多时候无法得到统一,秦始皇一怒之下,将扶苏派遣到了上郡,目的也就是要历练扶苏!另外,秦始皇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更是使得扶苏丝毫都不质疑诏书有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扶苏和秦始皇二人之间的感情不和,他不能准确地判断秦始皇的感情,再加上扶苏本身也比较善良单纯,难辨真伪!

还有就是古代君王之命,一言九鼎,更是彻底的导致了扶苏的悲剧!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