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通讯行业的主要巨头,中兴和华为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并有着各自的拥趸者。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兴都是压在华为头上的大山,任正非所扮演的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追赶者。转折发生在2012年,余承东“鬼迷心窍”,要把所有的贴牌机业务砍掉做高端智能手机。任正非表面上看起来很不满,实际上却屡屡力排众议,成为“华为高端机板块”背后最大的靠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余承东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华为成为中国唯一能跟三星苹果叫板的手机品牌,任正非也被推向神坛。与此同时,“一手好牌”却被华为赶超,并因断供陷入停摆的中兴,被打入联想的“贸工技”之流,时不时就要被舆论“鞭策”一下。3月28日,中兴发布了2019年年报,研发费用占到了营收的13.83%,并转亏为盈。3月31日,华为也发布了2019年年报,营收增长19.1%,研发费用占到了营收的1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家中国企业,一个是缓过气来,一个是依然坚挺,研发投入都超过了营收的10%,都属于“研发驱动型”科技企业,值得赞许。但是事实却是,在华为发布年报之后,网上却出现很多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好一个贸工技,中兴的营收现在竟然只有华为的十分之一”,又比如“在经历过断供之后,中兴的研发费用竟然还在一百亿徘徊,难道就不能长点心?看看人家华为,这几年的研发投入都在千亿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话有没有道理?有,但是绝对不适用于当下的中兴。倘若细究中兴的年报,就会发现在51亿的利润背后,有着65.4082亿的非经常性损益,中兴其实已经在“赔本”做研发。组成这65.4082亿的数据如下: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26.8804亿,中兴列出来的非经常性损益27.1347亿,以及未列入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收入12.4478亿,个税手续费返还0.1319亿元,创投公司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196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是说赔本,是因为非经常性损益其实就是“外快”的意思,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性。比如前面提到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就是只能做一次的生意,这笔数额高达26.8804亿的收入,来自于中兴在深圳湾所出让的一部分土地。倘若将所有的外快扣除,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中兴的通信业务竟然亏了15亿。再对比其同比增长15.06%,占比13.83%,高达125.48亿元的研发投入,是不是心生一种“好像误会中兴了”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加上“好像”,是因为很少听到中兴研发出来什么芯片,或者推出什么黑科技。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兴之所以被“卡脖子”,是因为这家公司侧重通信系统芯片,而并非大家所熟知的手机SOS和电脑CPU。中兴旗下有一家名叫中兴微电子的公司,在2018年中国IC设计企业营收排名榜上,紧跟海思和紫光展锐,排在第四。在基带芯片和数字中频芯片两个细分领域领域,中兴已经完成了从28nm到7nm设计能力的飞跃,并计划在下一步推出5n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中兴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也不可不提。2019年6月,信通院组织了一场“分布式数据库能力测评”,中兴和BAT均有参与,而中兴是唯一通过全部测评并取得满分的选手。2019年12月,中兴集团消费终端战略部负责人吕钱浩发文称“中兴操作系统累计发货2亿套用于复兴号,嵌入式操作系统获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综上所述,中兴是一家富有研发精神,亏本也搞研发,值得被国人尊敬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