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餐,习惯喝一杯咖啡。

往咖啡斗里加满咖啡粉,一按开关,咖啡机没动。哦,想起来了,今天停电。

前几天小区物业通知,电力公司要检修电路,分片停电,今天正好轮到我们这一片。

咖啡机不能用,泡速溶咖啡吧。

找出咖啡包,撕开包装袋,倒入杯子,电水壶一按开关,没亮,也没有水出来,哦,停电。

有办法。把瓶装水倒入杯子,放到微波炉加热,关上门一按,没声,哦,停电。

一系列的操作都是习惯很久的,但是没有电,习惯变成了不习惯。

没有电,用煤气烧开水吧,煤气可没有停啊。

水壶放到煤气灶上,一扭开关,只听到煤气糍糍的出气声,没有听到打火的嗒嗒声,哦,还是没有电,电子点火器也歇了。

找来打火机打着煤气,蓝茵茵的火苗才窜了上来。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喝到了热咖啡。平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停电,吃了几次“闭门羹”,几次脑筋急转弯后,才做成。

人们常说,现代人一刻也离不开手机,但是,如果没有了WIFI,手机照样上不了网,但是没有电驱动路由器,就是一个只能打电话的电话机,如果电池用完,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砖。

可见,电才是一切的老大。没有了电,起码的生活都不能保障,更不用说已经习惯了的现代化生活。

因为疫情关系,儿子就读的大学关闭了校门,学生一律在家上网课。他感到很不习惯,很多内容听不太进,也消化不了,很焦急,也抱怨老师讲课不用心,和平时上大课小课完全不一样。

我对他说,你碰到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习惯了在课堂上听课,与教师面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提出,不懂的地方还可以约老师再问,可以在图书馆里找资料,课余时间可以约同学一起去玩。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每天面对的只是一台电脑,不管你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屏幕上的老师都不会在意,你感到听不进去,老师又何尝觉得这样的上课方式愉快呢?

看不到同学的反应,没有互动,只是对着一台机器讲课,他心里是什么滋味?演讲的人,最希望他的讲话能够引起场下共鸣。如果他很卖力地讲,台下却一片寂静毫无反应,他喜欢这样吗?

所以,不管是听的,还是讲的,都不习惯,甚至不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你的问题,不仅同学有,老师也有,疫情面前,所有人都在同担。

好在,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总会要过去。或许,疫情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社交方式会有些改变,但是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却是永远不会变,永远在向前走,而不会退回去。

常听到一些言论,表露出对过去的留恋,甚至“为了……,宁可……”

有些年龄的人,都对过去那段日子有着深刻的记忆:那个买什么都要票证的时代;那些大姑娘小伙子为了换得几张香烟票粮票肉票,可以对着一篮子鸡蛋在路边守一天;那些把大米票换成糙米票,只为能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吃得饱一点的父母们;更有无数“高中毕业”后无书可读,不得不面向“广阔天地”的城市青年……

作为小学生欢送队伍的成员之一,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火车站月台上,发车的汽笛声一响,车上车下顿时哭成一片的“欢送”场景。那些离开父母的城市青年,很多人才16、7岁,都还没有成年。

改革开放,真正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的变化不用说了,意识的变化可如水银泄地,渗入了人们心灵中所有角落。电影“芳华”中,“活雷锋”刘峰第一次听到录音机里邓丽君的歌声,发至内心地感叹:“歌怎么可以这样唱啊”。

改革开放,给闭塞的中国打开了一扇窗,继而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看到了世界的模样。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如今已经进入全球GDP第二,不再仅仅是人口意义上的大国了。苹果、微软、好莱坞大片,等等,这些世界现代科技与艺术的成果,第一时间都能在中国出现;世界各地,都留有中国游客的足迹;数百万中国学子,在世界各大学求学。

而在30多年前,这连想都不敢想,那时候,80年代的青年们,许多人的英语都只是靠着一只小收音机收听“英语900句”;很多人是在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即使有能力东借西凑出国留学的,下飞机后,身上都只有几十美元,面临的第一问题便是在异国他乡如何地生存。

当年付出的这一切艰辛,只是为了以后不再出现。人类迈出的一步,只是为了向前,而不是做个记号,为了将来再回去。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原因。

就像人类从山洞里,从树上走出,不会再回去一样,经历了现代化洗礼的这个地球上的人,是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

再回到身边那些细碎事,只是停了几小时电就各种的不习惯,离开了课堂上网课,就感到如此的不适应。还有,这几年火热的中超至今未能开赛,有可能因此而改变赛程、缩短赛程,如果不是疫情,会有多少人愿意接受?

如果是整体性的往后倒退,又将会如何呢?我们真的能回得去吗?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