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邪教?傻傻分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儿的起因是母亲节这天papi酱发微博吐槽“当妈累”,po了自己带娃的素颜照片,有网友指出papi酱的孩子没有跟她姓,而是跟她老公姓,随即被一众女权大V及她们的信徒辱骂嘲笑为“驴”,且底下评论恶臭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的我满头问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直以为,贱母狗这种称呼,是仅限于字母圈的词汇,正常人平时不会口吐芬芳把这种东西挂在嘴边。但诡异的是,女性却不吝于用这种腌臜词汇形容另一位女性。此时此刻她们侮辱的到底是某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这个性别的群体?

只要能把孩子生下来就已经是这个家庭的英雄,生活的勇士,对所有母亲都不该用任何自以为是的要求去论断。

难道让孩子随了父姓就能证明女性独立?女权崛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田园女权是一群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平等的人群,用农业社会概念套工业社会,生活是一地鸡毛。

姓氏这种事,在过去如此重要是因为宗族,是因为家产,是因为田地。

你的姓氏代表你是属于哪个部族的人口。

但进入工业社会,劳动力离开土地,大家都是无产者。

姓氏仅仅是名字的一部分,一个符号,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还是纠结这种事的人,脑子的概念还在农业社会里徘徊。

你姓什么,你就是哪家人。这个就很搞笑。

papi酱和老胡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小孩不会像农业社会,根据姓氏分家产,例如女婿入赘,那么他的孩子随母姓得到外父家产,但同时意味着放弃祖父家产;同理,嫁女,后代跟随父姓也意味着放弃外父家继承权。

现在社会不一样,无论随哪边姓氏,这个孩子都能得到双方的财产。

同时,按照现代社会,这个孩子一降生就是独立的人,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人口。

未来,他成年了,如果他想,甚至有权选择放弃两方的姓氏。

还在纠结这种姓氏问题的人在现代社会想必生活得很是艰难,因为太多的思想概念和实际生活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老师与老胡同志生活里恩爱,对孩子的冠名权完全属于她们两个人家庭的私事。人家想怎么冠名就怎么冠名,愿意让孩子随了老胡同志的姓,这是姜老师对老胡同志爱的体现,和什么男权女权人权有什么相干。

第一时间就拐弯到香火上的人,正说明她们自己脑子里全都是香火嫡庶之类的封建糟粕。她们自己最想要的,正是一座妆点着自由独立觉醒,本质却是由偏激仇恨刻薄铸就的牌坊。气人有笑人无,无所作为,只会指指点点,鼓舌如簧搬弄是非,诚小人也。

女权已经丧失人类的意识,成为邪教组织了?

事实上,这些年这些女权博主越来越极端。

做出的极端事,说出的极端话,也是越来越多,大有不杀光所有男人不罢休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有农民幻想皇帝用金锄头的故事,如果当年那位讲话的农民生活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他大概率依然会认为皇帝用金锄头。不同点在于,当他通过互联网得知皇帝不用金锄头时,有机会直接破口大骂皇帝不过如此。

这个金锄头就是“独立女性的模样”。

这些所谓的女权主义者们是不是对女性独立有什么误解?

真正的女性独立是什么?搞清楚这个再说你们的那些女权吧。

如果你真的只想独立,没必要贬低任何人。

希望任何形式的平权运动,都是希望给我们多一种选择,而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强权

所以无论是追求女权的也好,追求种族平等的也好,都能记得自己是在追求平权,是想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机会,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行往别人脸上甩。

不能别人不按你说的生活,就是“女奴隶”,就是“驴”,就是“驴都不如”。否则和你们所反对的大男子主义,又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某位博主叫委屈,说“papi酱买水军来骂我,她让孩子随夫姓还不许我说了。”合着只许你们把生育后的女性叫“驴”,不许别人看不惯,别人看不惯就是收钱了?况且,把生育后的女性叫“驴”,把结婚的女性叫“奴隶”就是你们的女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哪门子女权?

写在最后

平权运动始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毫无疑问,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切实地为弱势群体争取到了权益,但平权运动也并非完美的。

20世纪60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平权运动在全美展开,美国国会于1964年通过了《公民权利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被统称为“肯定性行动”的法律,规定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在招工、入学、企业竞争中受到“优先照顾”。

发起这场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扳回历史上对黑人和女性的歧视,把他们在历史上承受的痛苦折算成现实的利益。

由于亚裔是美国各族裔中学习最刻苦的群体,这种“平权”最大的受害群体就变成了他们。有统计显示,普林斯顿大学亚裔申请者SAT成绩需要分别比白人、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高50分、235分和280分,而哈佛则要分别高出140分、270分和450分才行。

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即使是平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的不少学校和组织,也开始尝试减少“所谓的平权”。

因为,随着运动的开展,这种平权逐渐陷入了一种“极端化”与“政治正确”。有些“平权群体”认为其他所有非黑人的群体,直接称呼黑人们为“黑人”是一种种族歧视。

有些“平权群体”认为所有岗位的男女比例都应当保持一致,哪怕这个岗位可能不适合女性。

这其实是造就一种“反向歧视”。

我们平权,应当争取的是受到平等的对待,即我们有在相同的位置时,有等同的选择与被选择的权利。

我们争取的应当是有相同的教育机会、工作机会,我们不会因为种族、性别而受到额外的优待/虐待。

而不是争取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之后,以另外一种不平等的方式去获取额外的权益。

我们的平权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权运动- 百度百科

知乎专栏作者 - 李小喵

www.zhihu.com/question/394004713/answer/1215208474

知乎答主 - 雷斯林

www.zhihu.com/question/394004713/answer/1215276676

知乎专栏作者 - 沃金的回答

www.zhihu.com/question/394004713/answer/1215291085

知乎答主 - 老吕考研MBAMPAcc

www.zhihu.com/question/394004713/answer/1215776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