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护士节,不得不提的是他们——战“疫”护士。驰援武汉的一幕幕,定格成一帧帧的画面,让人久久难忘。
今年这个护士节,不得不提的是他们——战“疫”护士。驰援武汉的一幕幕,定格成一帧帧的画面,让人久久难忘。
大年初三晚,从上海南站出征的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让人记忆犹新:这支队伍很难特别,清一色都是护士,50名队员来自上海40家医院。他们也是后来上海派往武汉的九批次医疗队里唯一的、专门的护理团队,一抵达武汉后就被分配到武汉疫情中心地带——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连夜“点招”,就要护士!专科护理在此次疫情中的重要价值可窥一斑。在疫情一线,每一名护士的表现,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的那样,“在阻止疫情扩散的战斗中,护士们还在用努力和爱心参与拯救生命的战斗。”
今年恰逢现代护理学科创始人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现代护理,本就是一门从战争中走出的新学科。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上,护士们再次冲在最前处、最险处,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也让人们看到了现代护理的全新一面。
“战疫老兵”,我不上谁上?
【人物1】李晓静
上海援鄂医疗队中唯一护理团队队长,承诺“50人去,50人回”
“我有17年前支援北京小汤山的工作经验,也有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经验,更有近20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我愿意再次出征援鄂!”大年初三,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退役军人李晓静就是这支护理医疗队的领队。
武汉疫情发生后,已自主择业、脱下军装的李晓静,第一时间向她所在的浦南医院党委递交请战书:“作为军人,就该上战场;作为护士,就该救死扶伤;作为党员,就该冲锋在前!虽然我此刻已不是军人,但依然希望以医务人员的身份参战。”
李晓静写请战书,一如她的做事风格——思路清晰,办事利落。年初三深夜的上海南站,当火车缓缓启动,送行人群慢慢后移,李晓静面向车窗,向送别的人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她暗自许下诺言:“50个人去,50个人回,我要把大家平安带回来。”
初到武汉,当地最缺的就是护士。李晓静记得,经岗前培训,50人当天就被打散,充实到金银潭医院重症ICU、次ICU、普通病房等11个科室。
二月的武汉非常寒冷,护士们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好似蒸桑拿,稍有动作就会大汗淋漓,出来后又似掉进冰窖,每天都要承受“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最初艰苦的岁月里,没有人叫苦,大家就一个念头——我是来救命的,病人需要我。”李晓静记得,为节约防护用品,护士吴玲玲第一天上岗就主动要求加班,连续工作12小时。95后护士钱莉为了不在班头上上厕所,上班前10个小时就开始不喝水。太多护士人员一上岗就是7-8个小时,不愿离开“战位”。
李晓静带领的这支护理团队是上海各家医院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科、内科的骨干护士,在武汉疫情一线,每位队员都在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做着努力。
作为一名“战疫老兵”,李晓静肩上多了一份责任——那时,也曾听到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消息,李晓静的心上像压了一块石头。承诺“50人去,50人回”,可队员们分散在11个科室,怎么办?李晓静就每天操心着大家的防护是否获得保障,衣食住行、身体状况,她样样关心,队员们后来笑称她是“饭泡粥”。
在武汉疫情一线,这样“战疫老兵”不少。
【人物2】陈静:
从抗击埃博拉疫情到随和平方舟号远航,再到出征武汉火神山
爱笑的陈静,从没想过自己会以“硬核”护士长之名登上网络热搜。直至今日,提及这段反复“唠叨”要求战友做好防护的视频,她依旧有些害羞。
陈静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护士长,也是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记得那段走红网络的视频拍摄时,她还在汉口医院,管理着47名护士“小朋友”,格外紧张。
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穿鞋套、洗手,自身防护大大小小近几十道程序,陈静一道道盯着。脑外科护士左添有用手摸脸的习惯动作,有一次等电梯,她刚要摸脸,就被陈静劝阻:“我已经看你摸3次脸了……”在陈静的监督下,左添改掉了这个多年的习惯。
陈静说,对感控的高要求,是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养成的。对免疫力低下的尿毒症患者而言,一点“不小心”而造成的交叉感染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从出征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到随和平方舟号远航,再到站在武汉疫情防控第一线,陈静这位有着31年军龄的老兵,正是凭着一股子韧劲扛下了一场场战疫,“哪里更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记得在与埃博拉疫情战斗的日子里,身为护理组长的陈静,将笑脸画在防护服上,穿梭于各隔离病房。当地居民看不见陈静的脸,便记住了防护服上的笑脸,说那是他们见过的“最美中国笑脸”!
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们依然看不清护目镜下陈静的笑容,但都知道她画出来的那些贴心图案和暖心文字。“病人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他们心中就有多重。”陈静说,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一科是尖刀上的尖刀,里面住着的全是游离在生死之间的脆弱生命,能多给他们一丝慰藉,自己就满足一分。
【人物3】崔洁
参与上海市第一例“非典”病人的护理,时隔17年再迎疫战
对很多上海市民来说,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之前,最让人难忘的一次莫过于2003年的“非典”。
崔洁,瑞金医院感染科护士。“非典”肆虐之时,还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工作的崔洁主动申请进入隔离病房,参与了上海市第一例“非典”病人的护理。“也不是很害怕,我们本来就是干这份工作的,而且总要有人去做。”谈及这段17年前的往事,崔洁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语汇,一如她与记者聊起时隔17年后再度请战驰援武汉的理由:“我是感染科护理,又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不去谁去呢?”
奔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后,崔洁是队里F组组长,一个组有10名队员,90后为数不少。“我叮嘱他们,进舱前2小时不吃东西,上班前都不要吃太饱,否则防护服太闷容易呕吐。去的路上,我就不停的在车上讲笑话、开玩笑,放松大家紧张情绪。”崔洁说,刚进隔离病房时,有的年轻护士们其实还很紧张。这时,作为有经验的老护士做好表率,就能带着年轻人“进入状态”。
“在武汉的52天,我们遇到了寒冷、大雪、雷电、暴雨、炎热等各种天气,曾经有一天,白天最高温度33度,晚上却下起大暴雨,回酒店的路上都被积水堵住了,但第二天突然又降到12度,从穿短袖到穿毛衣,但我们不言苦,更不能退缩。”崔洁在有一天的笔记中这样写道:“去武汉不是为了有一天能风光地回来,我是一名护士,一名平凡的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不容辞的担当。”
工龄30年,还是一名感染科护士,这一点让崔洁很骄傲。她始终认为,自己在前线的作用不仅是护理工作,还在做一种“示范”,让年轻人不要害怕,告诉年轻人遇到情况如何处理是好。对后辈们而言,有她在,心定。现代护理,何尝不是在这种“手把手”的带教过程中传承、演进、发展。
灯光外的“提灯女神”:坚守防线,温暖人心
【人物1】甄暐:
在金银潭协调52家医院护理骨干的年轻组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护士长甄暐第一时间向院部报名申请赴武汉支援,“我作为呼吸科护士,应该发挥个人所长为需要我们的患者服务。”就这样,除夕夜,她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踏上了援鄂征程,在收治危重病例最多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战斗68天。
在此期间,甄暐还担任了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首批援鄂医疗队的护理人员来自上海的52家医院,都是护理骨干,甄暐以最大的热忱、更加倍的努力投入到沟通协调工作中,很多人还不知,投入大量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的甄暐自己也是一名“患者”,忍受着膝关节半月板囊肿伤痛的困扰。
这场疫情之下,很多人都在各自的“战场”上,实践着当代南丁格尔的誓言。
【人物2】归燕华:
在海关33天,人生不留遗憾
凌晨,从国外飞回的航班缓缓停靠在浦东国际机场T1停机坪,当乘客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飞机时,第一眼看到的,是4辆机场摆渡车改装而成的临时采样车,以及早已等候在此的医护人员。
从3月30日到达浦东机场的那一刻起,由普陀区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助理归燕华带领的10人首支新冠病毒采样队,便驻扎在此。在这条上海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承担起了入境上海旅客的核酸采样工作。4辆小小的临时采样车,就是他们33天来的工作场所。
“最开始的七天,只有我们10个人,24小时连轴转,没有一个人一天睡足3小时。”归燕华回忆,面对不间断的航班,队员们除了负责客运航班、货运航班全体乘客与机组人员的鼻咽拭采样工作,还要对特殊航班进行血液标本采样。
很多时候,一杯水、一个馒头下肚,便要应付一天的工作。最久的一次,队员们穿着防护服工作了21个小时。
令归燕华感动的是,队员们从未抱怨。“我们团队除了我和副队长,都是90后。”归燕华满口称赞,这群年轻的小伙伴有担当。直至第八天,增补队员到来,归燕华与队友们每天能保证六小时的休息时间。
回首过往的33天,T1航站楼前四辆小小的临时采样车,承载着归燕华全部记忆。“没去成武汉,但我们在上海拼过了,没有给人生留下遗憾。”归燕华说。
【人物3】戴爱兰:
身在武汉,心系上海的患者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守护城市战“疫”防线,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线,一位位“提灯女神”的身影,如同最暖的光,温暖了很多人的心。戴爱兰,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也是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手术室等特殊科室科护士长,更是一名在患者群里小有名气的造口治疗师。
很多人对“造口治疗师”一词还有些陌生。其实,这是专科护士中的一类,专门从事造口、伤口护理。做事风风火火的戴爱兰一旦工作起来,急性子就成了慢调子,她会耐心地沿着患者的腐肉边缘,一点点处理伤口,仔细而轻柔。
在虹口区,戴爱兰是名气响当当的造口师,每年护理门诊人次近600人,治愈率达80%,很多病患都是奔着她这块金字招牌而来。此次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有些患者的病却等不起。
有一名70多岁的老伯,脑梗、失语、运动障碍等多种疾病缠身,因长期卧床全身多处长出压疮,尤其骶尾处的压疮接近20厘米,如同一个大洞。家人带着他慕名找到戴爱兰时,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老人家体温明显升高,任其发展,可能会得败血症。”她慢慢揭开伤口处的纱布,恶臭一时间扑进了鼻子,连患者家属都躲得远远的。戴上两层口罩,戴爱兰悉心处理压疮,两个小时后,伤口终于处理完毕。老伯侄女在一旁直掉泪,“从未看到像您一样细心的护士,我也算是半个学医的,您真不容易。”
“新冠病毒可能要人命,造口处理不好也会要人命,这些患者必须有人管起来。”戴爱兰说,今年除了武汉战“疫”,最重要的事便是与虹口区内的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争取让更多全科医生学会造口治疗技术。
90后年轻护士:在战疫一线,散发青春之光
【人物1】郁园丁
护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患者的人
1994年出生的郁园丁,是上海仁济医院进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护理团队中唯一的男护士,也是年龄最小的队员。
参与这场战“疫”,对郁园丁来说,原本类似于“站好最后一班岗”——他的家人此前始终不太支持他从事护理工作。
“男的,当护士,多奇怪?”即便护理学科已成为与临床医学并驾齐驱的一级学科,但社会上的“偏见”依旧存在。家人一度逼着郁园丁改行。今年1月初,小伙递交了辞职报告,他已决定回乡工作,同时也方便照顾父母。
谁知,1月中旬,疫情突然暴发,他的带教老师——仁济医院吴文三护士作为疫区紧缺的ECMO专科护士,除夕夜毅然加入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之后便日夜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
师傅的亲身经历,让郁园丁的内心起了波澜。尤其是听说吴文三在物资、防护尚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周上班50多个小时后,他坐不住了。“我当时就被感动到了。疫情虽然很可怕,可我不想躲在师傅后面。”郁园丁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暂时收回辞职信,请求护理部能批准他援助公卫中心,等疫情缓解再辞职。
从2月11日抵达上海市公卫中心,到4月15日撤离公卫中心重症病区,郁园丁主动请缨,先后参加了三轮支援。他也由此成为全市唯一一名三轮支援公卫中心的护士。
5月9日,上海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教授带领“仁济天团”结束医学隔离、完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驰援任务返回仁济医院时,重回仁济医院工作岗位的郁园丁,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辞职了。
“以前人们好像习惯把护士叫做看护,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因为一个好的护士绝不仅仅是会看,更重要的是在看到之后,还会认真的思考。护士是分分秒秒陪伴在患者身边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护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患者的人,有能力在患者口不能言、目不能睁的时候就想明白患者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一定可以为患者多创造出一些生的希望。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锻炼。”5月10日,星期日晚8点,已回到仁济医院岗位上的郁园丁在下班后写下了这段话。
【人物2】余逸飞:
男护士少,这是个体力活,能上就上
在疫情面前,90后护士们展现出了独属于这代年轻人的无畏与担当。
1997年出生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护士余逸飞,工作刚满两年。这一次,他主动请缨进驻隔离病房。
当时,公卫中心A4应急病房尚在筹备,护士长问了他一句:“小余,A4病房快开了,你来不来?”“我想也没想,一口就答应了。”因为余逸飞觉得,医院里男护士少,这是个体力活,能上就上。
这个内敛的男孩谈到家人时,语气顿时柔软了许多。元旦时,家中爷爷过世了。原本生活在上海的家人飞往老家湖北黄冈,不想那里成了重灾区。每天抽了空,余逸飞就会将一些防护知识分享给家人,祈愿一家人平安。好在这一切,如今都已经过去了。
【人物3】周佳
支援武汉我不后悔
只想着能为战疫做点什么,或许正是这群年轻人的可爱之处。“报名支援武汉,我没有多想,只是想尽一名普通护士的职责。”1997年出生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周佳,是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中年纪最小的队员。
周佳坦言,刚到武汉时,面对如同空城一样的周遭,起初心里有一点紧张与害怕,但渐渐地,她发现,“其实在雷神山与岳阳医院的工作内容相仿,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做一样的事”,于是,这颗紧张的心就舒缓了下来。
令周佳记忆犹新的是一名年迈老人,刚到雷神山时状态并不好,加上许多基础疾病,老人一度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十分排斥。“老人每天都和我们说要早点回家,让我们帮她打电话给家人。”周佳说,每次听到这些话,心里都酸酸的。但他们坚持不懈,每天安抚老人,老人也慢慢开始配合他们的治疗。有一天,老人甚至和他们说,“你们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这么忙碌。”那一刻,周佳体会到了成为一名护士的幸福与意义。“我只想说,支援武汉我不后悔,我只是尽到了一份责任,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更加不后悔。”
在战“疫”一线,这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中,成为一抹亮色。90后护士来了,关键时刻靠得住,危急时刻打得响,他们的存在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与传承。
记者手记:上海护士的“强悍”和“平凡”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曾用“强悍”和“不凡”来形容上海医疗队。记得接受记者采访时,战疫“老兵”李晓静的一段话也让记者难忘:在武汉,上海医疗队是一块“金字招牌”,护理团队就是这块招牌的重要组成。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上海护士们各显神通。有能将55公斤钢瓶挪进病房的女汉子,有创意制作能喝水的呼吸面罩的“美小护”,有“想上战场先过我这关”的60后院感护士奶奶,有在防护服上画“小笼包遇上热干面”的90后画手……秉承精细化护理的模式,用专业让患者放心,用细致给武汉惊喜,“强悍”和“不凡”清晰勾勒出上海战“疫”护士的群像。
当然,在这个护士节里,除了向战“疫”护士们表达我们内心的崇敬,还有一些场面,让我们内心感到喜悦。
护士节来临之际,在上海交大医学院,有一场特别的护士授帽、点灯、宣誓仪式,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王晓宁和第五届“左英护理奖”获得者张寅、贾芸、刘立骏、黄波黎、常健、李蕊等,为护理学院的同学们依次佩戴象征着白衣天使崇高使命的燕尾帽。接着,每一位新护士,依次接过前辈手中的灯,寓意以此继续照亮病患前行的路。
以爱的名义传承使命,开拓创新,这或许是这场疫情给予现代护理
大年初三晚,从上海南站出征的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让人记忆犹新:这支队伍很难特别,清一色都是护士,50名队员来自上海40家医院。他们也是后来上海派往武汉的九批次医疗队里唯一的、专门的护理团队,一抵达武汉后就被分配到武汉疫情中心地带——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连夜“点招”,就要护士!专科护理在此次疫情中的重要价值可窥一斑。在疫情一线,每一名护士的表现,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感叹的那样,“在阻止疫情扩散的战斗中,护士们还在用努力和爱心参与拯救生命的战斗。”
今年恰逢现代护理学科创始人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现代护理,本就是一门从战争中走出的新学科。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上,护士们再次冲在最前处、最险处,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也让人们看到了现代护理的全新一面。
“战疫老兵”,我不上谁上?
【人物1】李晓静
上海援鄂医疗队中唯一护理团队队长,承诺“50人去,50人回”
“我有17年前支援北京小汤山的工作经验,也有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经验,更有近20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我愿意再次出征援鄂!”大年初三,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退役军人李晓静就是这支护理医疗队的领队。
武汉疫情发生后,已自主择业、脱下军装的李晓静,第一时间向她所在的浦南医院党委递交请战书:“作为军人,就该上战场;作为护士,就该救死扶伤;作为党员,就该冲锋在前!虽然我此刻已不是军人,但依然希望以医务人员的身份参战。”
李晓静写请战书,一如她的做事风格——思路清晰,办事利落。年初三深夜的上海南站,当火车缓缓启动,送行人群慢慢后移,李晓静面向车窗,向送别的人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她暗自许下诺言:“50个人去,50个人回,我要把大家平安带回来。”
初到武汉,当地最缺的就是护士。李晓静记得,经岗前培训,50人当天就被打散,充实到金银潭医院重症ICU、次ICU、普通病房等11个科室。
二月的武汉非常寒冷,护士们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好似蒸桑拿,稍有动作就会大汗淋漓,出来后又似掉进冰窖,每天都要承受“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最初艰苦的岁月里,没有人叫苦,大家就一个念头——我是来救命的,病人需要我。”李晓静记得,为节约防护用品,护士吴玲玲第一天上岗就主动要求加班,连续工作12小时。95后护士钱莉为了不在班头上上厕所,上班前10个小时就开始不喝水。太多护士人员一上岗就是7-8个小时,不愿离开“战位”。
李晓静带领的这支护理团队是上海各家医院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科、内科的骨干护士,在武汉疫情一线,每位队员都在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做着努力。
作为一名“战疫老兵”,李晓静肩上多了一份责任——那时,也曾听到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消息,李晓静的心上像压了一块石头。承诺“50人去,50人回”,可队员们分散在11个科室,怎么办?李晓静就每天操心着大家的防护是否获得保障,衣食住行、身体状况,她样样关心,队员们后来笑称她是“饭泡粥”。
在武汉疫情一线,这样“战疫老兵”不少。
【人物2】陈静:
从抗击埃博拉疫情到随和平方舟号远航,再到出征武汉火神山
爱笑的陈静,从没想过自己会以“硬核”护士长之名登上网络热搜。直至今日,提及这段反复“唠叨”要求战友做好防护的视频,她依旧有些害羞。
陈静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护士长,也是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记得那段走红网络的视频拍摄时,她还在汉口医院,管理着47名护士“小朋友”,格外紧张。
从穿防护服、隔离衣、戴护目镜到穿鞋套、洗手,自身防护大大小小近几十道程序,陈静一道道盯着。脑外科护士左添有用手摸脸的习惯动作,有一次等电梯,她刚要摸脸,就被陈静劝阻:“我已经看你摸3次脸了……”在陈静的监督下,左添改掉了这个多年的习惯。
陈静说,对感控的高要求,是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养成的。对免疫力低下的尿毒症患者而言,一点“不小心”而造成的交叉感染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从出征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到随和平方舟号远航,再到站在武汉疫情防控第一线,陈静这位有着31年军龄的老兵,正是凭着一股子韧劲扛下了一场场战疫,“哪里更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记得在与埃博拉疫情战斗的日子里,身为护理组长的陈静,将笑脸画在防护服上,穿梭于各隔离病房。当地居民看不见陈静的脸,便记住了防护服上的笑脸,说那是他们见过的“最美中国笑脸”!
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们依然看不清护目镜下陈静的笑容,但都知道她画出来的那些贴心图案和暖心文字。“病人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他们心中就有多重。”陈静说,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一科是尖刀上的尖刀,里面住着的全是游离在生死之间的脆弱生命,能多给他们一丝慰藉,自己就满足一分。
【人物3】崔洁
参与上海市第一例“非典”病人的护理,时隔17年再迎疫战
对很多上海市民来说,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之前,最让人难忘的一次莫过于2003年的“非典”。
崔洁,瑞金医院感染科护士。“非典”肆虐之时,还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工作的崔洁主动申请进入隔离病房,参与了上海市第一例“非典”病人的护理。“也不是很害怕,我们本来就是干这份工作的,而且总要有人去做。”谈及这段17年前的往事,崔洁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语汇,一如她与记者聊起时隔17年后再度请战驰援武汉的理由:“我是感染科护理,又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我不去谁去呢?”
奔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后,崔洁是队里F组组长,一个组有10名队员,90后为数不少。“我叮嘱他们,进舱前2小时不吃东西,上班前都不要吃太饱,否则防护服太闷容易呕吐。去的路上,我就不停的在车上讲笑话、开玩笑,放松大家紧张情绪。”崔洁说,刚进隔离病房时,有的年轻护士们其实还很紧张。这时,作为有经验的老护士做好表率,就能带着年轻人“进入状态”。
“在武汉的52天,我们遇到了寒冷、大雪、雷电、暴雨、炎热等各种天气,曾经有一天,白天最高温度33度,晚上却下起大暴雨,回酒店的路上都被积水堵住了,但第二天突然又降到12度,从穿短袖到穿毛衣,但我们不言苦,更不能退缩。”崔洁在有一天的笔记中这样写道:“去武汉不是为了有一天能风光地回来,我是一名护士,一名平凡的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疫’不容辞的担当。”
工龄30年,还是一名感染科护士,这一点让崔洁很骄傲。她始终认为,自己在前线的作用不仅是护理工作,还在做一种“示范”,让年轻人不要害怕,告诉年轻人遇到情况如何处理是好。对后辈们而言,有她在,心定。现代护理,何尝不是在这种“手把手”的带教过程中传承、演进、发展。
灯光外的“提灯女神”:坚守防线,温暖人心
【人物1】甄暐:
在金银潭协调52家医院护理骨干的年轻组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护士长甄暐第一时间向院部报名申请赴武汉支援,“我作为呼吸科护士,应该发挥个人所长为需要我们的患者服务。”就这样,除夕夜,她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踏上了援鄂征程,在收治危重病例最多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战斗68天。
在此期间,甄暐还担任了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首批援鄂医疗队的护理人员来自上海的52家医院,都是护理骨干,甄暐以最大的热忱、更加倍的努力投入到沟通协调工作中,很多人还不知,投入大量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的甄暐自己也是一名“患者”,忍受着膝关节半月板囊肿伤痛的困扰。
这场疫情之下,很多人都在各自的“战场”上,实践着当代南丁格尔的誓言。
【人物2】归燕华:
在海关33天,人生不留遗憾
凌晨,从国外飞回的航班缓缓停靠在浦东国际机场T1停机坪,当乘客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飞机时,第一眼看到的,是4辆机场摆渡车改装而成的临时采样车,以及早已等候在此的医护人员。
从3月30日到达浦东机场的那一刻起,由普陀区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助理归燕华带领的10人首支新冠病毒采样队,便驻扎在此。在这条上海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承担起了入境上海旅客的核酸采样工作。4辆小小的临时采样车,就是他们33天来的工作场所。
“最开始的七天,只有我们10个人,24小时连轴转,没有一个人一天睡足3小时。”归燕华回忆,面对不间断的航班,队员们除了负责客运航班、货运航班全体乘客与机组人员的鼻咽拭采样工作,还要对特殊航班进行血液标本采样。
很多时候,一杯水、一个馒头下肚,便要应付一天的工作。最久的一次,队员们穿着防护服工作了21个小时。
令归燕华感动的是,队员们从未抱怨。“我们团队除了我和副队长,都是90后。”归燕华满口称赞,这群年轻的小伙伴有担当。直至第八天,增补队员到来,归燕华与队友们每天能保证六小时的休息时间。
回首过往的33天,T1航站楼前四辆小小的临时采样车,承载着归燕华全部记忆。“没去成武汉,但我们在上海拼过了,没有给人生留下遗憾。”归燕华说。
【人物3】戴爱兰:
身在武汉,心系上海的患者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守护城市战“疫”防线,守护更多患者的生命线,一位位“提灯女神”的身影,如同最暖的光,温暖了很多人的心。戴爱兰,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也是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手术室等特殊科室科护士长,更是一名在患者群里小有名气的造口治疗师。
很多人对“造口治疗师”一词还有些陌生。其实,这是专科护士中的一类,专门从事造口、伤口护理。做事风风火火的戴爱兰一旦工作起来,急性子就成了慢调子,她会耐心地沿着患者的腐肉边缘,一点点处理伤口,仔细而轻柔。
在虹口区,戴爱兰是名气响当当的造口师,每年护理门诊人次近600人,治愈率达80%,很多病患都是奔着她这块金字招牌而来。此次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有些患者的病却等不起。
有一名70多岁的老伯,脑梗、失语、运动障碍等多种疾病缠身,因长期卧床全身多处长出压疮,尤其骶尾处的压疮接近20厘米,如同一个大洞。家人带着他慕名找到戴爱兰时,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老人家体温明显升高,任其发展,可能会得败血症。”她慢慢揭开伤口处的纱布,恶臭一时间扑进了鼻子,连患者家属都躲得远远的。戴上两层口罩,戴爱兰悉心处理压疮,两个小时后,伤口终于处理完毕。老伯侄女在一旁直掉泪,“从未看到像您一样细心的护士,我也算是半个学医的,您真不容易。”
“新冠病毒可能要人命,造口处理不好也会要人命,这些患者必须有人管起来。”戴爱兰说,今年除了武汉战“疫”,最重要的事便是与虹口区内的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争取让更多全科医生学会造口治疗技术。
90后年轻护士:在战疫一线,散发青春之光
【人物1】郁园丁
护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患者的人
1994年出生的郁园丁,是上海仁济医院进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护理团队中唯一的男护士,也是年龄最小的队员。
参与这场战“疫”,对郁园丁来说,原本类似于“站好最后一班岗”——他的家人此前始终不太支持他从事护理工作。
“男的,当护士,多奇怪?”即便护理学科已成为与临床医学并驾齐驱的一级学科,但社会上的“偏见”依旧存在。家人一度逼着郁园丁改行。今年1月初,小伙递交了辞职报告,他已决定回乡工作,同时也方便照顾父母。
谁知,1月中旬,疫情突然暴发,他的带教老师——仁济医院吴文三护士作为疫区紧缺的ECMO专科护士,除夕夜毅然加入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之后便日夜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
师傅的亲身经历,让郁园丁的内心起了波澜。尤其是听说吴文三在物资、防护尚不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周上班50多个小时后,他坐不住了。“我当时就被感动到了。疫情虽然很可怕,可我不想躲在师傅后面。”郁园丁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暂时收回辞职信,请求护理部能批准他援助公卫中心,等疫情缓解再辞职。
从2月11日抵达上海市公卫中心,到4月15日撤离公卫中心重症病区,郁园丁主动请缨,先后参加了三轮支援。他也由此成为全市唯一一名三轮支援公卫中心的护士。
5月9日,上海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教授带领“仁济天团”结束医学隔离、完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驰援任务返回仁济医院时,重回仁济医院工作岗位的郁园丁,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辞职了。
“以前人们好像习惯把护士叫做看护,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因为一个好的护士绝不仅仅是会看,更重要的是在看到之后,还会认真的思考。护士是分分秒秒陪伴在患者身边的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护士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患者的人,有能力在患者口不能言、目不能睁的时候就想明白患者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一定可以为患者多创造出一些生的希望。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锻炼。”5月10日,星期日晚8点,已回到仁济医院岗位上的郁园丁在下班后写下了这段话。
【人物2】余逸飞:
男护士少,这是个体力活,能上就上
在疫情面前,90后护士们展现出了独属于这代年轻人的无畏与担当。
1997年出生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护士余逸飞,工作刚满两年。这一次,他主动请缨进驻隔离病房。
当时,公卫中心A4应急病房尚在筹备,护士长问了他一句:“小余,A4病房快开了,你来不来?”“我想也没想,一口就答应了。”因为余逸飞觉得,医院里男护士少,这是个体力活,能上就上。
这个内敛的男孩谈到家人时,语气顿时柔软了许多。元旦时,家中爷爷过世了。原本生活在上海的家人飞往老家湖北黄冈,不想那里成了重灾区。每天抽了空,余逸飞就会将一些防护知识分享给家人,祈愿一家人平安。好在这一切,如今都已经过去了。
【人物3】周佳
支援武汉我不后悔
只想着能为战疫做点什么,或许正是这群年轻人的可爱之处。“报名支援武汉,我没有多想,只是想尽一名普通护士的职责。”1997年出生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周佳,是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中年纪最小的队员。
周佳坦言,刚到武汉时,面对如同空城一样的周遭,起初心里有一点紧张与害怕,但渐渐地,她发现,“其实在雷神山与岳阳医院的工作内容相仿,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做一样的事”,于是,这颗紧张的心就舒缓了下来。
令周佳记忆犹新的是一名年迈老人,刚到雷神山时状态并不好,加上许多基础疾病,老人一度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十分排斥。“老人每天都和我们说要早点回家,让我们帮她打电话给家人。”周佳说,每次听到这些话,心里都酸酸的。但他们坚持不懈,每天安抚老人,老人也慢慢开始配合他们的治疗。有一天,老人甚至和他们说,“你们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这么忙碌。”那一刻,周佳体会到了成为一名护士的幸福与意义。“我只想说,支援武汉我不后悔,我只是尽到了一份责任,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我更加不后悔。”
在战“疫”一线,这群充满干劲的年轻人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中,成为一抹亮色。90后护士来了,关键时刻靠得住,危急时刻打得响,他们的存在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与传承。
记者手记:上海护士的“强悍”和“平凡”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曾用“强悍”和“不凡”来形容上海医疗队。记得接受记者采访时,战疫“老兵”李晓静的一段话也让记者难忘:在武汉,上海医疗队是一块“金字招牌”,护理团队就是这块招牌的重要组成。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上海护士们各显神通。有能将55公斤钢瓶挪进病房的女汉子,有创意制作能喝水的呼吸面罩的“美小护”,有“想上战场先过我这关”的60后院感护士奶奶,有在防护服上画“小笼包遇上热干面”的90后画手……秉承精细化护理的模式,用专业让患者放心,用细致给武汉惊喜,“强悍”和“不凡”清晰勾勒出上海战“疫”护士的群像。
当然,在这个护士节里,除了向战“疫”护士们表达我们内心的崇敬,还有一些场面,让我们内心感到喜悦。
护士节来临之际,在上海交大医学院,有一场特别的护士授帽、点灯、宣誓仪式,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王晓宁和第五届“左英护理奖”获得者张寅、贾芸、刘立骏、黄波黎、常健、李蕊等,为护理学院的同学们依次佩戴象征着白衣天使崇高使命的燕尾帽。接着,每一位新护士,依次接过前辈手中的灯,寓意以此继续照亮病患前行的路。
以爱的名义传承使命,开拓创新,这或许是这场疫情给予现代护理最大的启示。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受访者供图
————————————————————————————————————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