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时期,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中国各界都掀起一股变革之风,艺术界也致力于传统革新。这一时期,有徐悲鸿的“西式”中国画,有林风眠的“洋画”仕女图,更有“折衷中西”的岭南画派。
徐悲鸿 山河百战归民主(水墨立轴)
林风眠 仕女(油画)
说到岭南画派,前有“二高一陈”奠其宗风,随后“关、黎、赵、杨”广开其面,岭南画派至此成为中国艺术史上重要分支,而其中,关山月与黎雄才,是岭南画派乃至岭南地区的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人物。
关山月(1912.9—2000.7)
原名关泽霈,广东省阳江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俏也不争春》、《碧浪涌南天》、与傅抱石合作《江山如此多娇》等;
1936年入“春睡画院”学习,师从“岭南派”奠基人高剑父;
1939年第一次在澳门、香港和湛江举办个人画展,后开始行走多地游学采风,沿途深入生活,收集素材;
1946年被聘为广州市立艺专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解放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多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诸多要职;
1991年捐资中国美协设立“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创作基金”,捐赠作品建立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关山月在艺术生涯中,始终秉承高剑父所倡“笔墨当随时代”与“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他曾游历大江南北,也曾多次访问海外,留下了大量体现时代面貌的写生作品。他的作品是承继传统技法的时代创新,国画为体,中西兼用,能于写生中展现中式意趣,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分支。
——请将手机横置观看——
关山月 俏也不争春(1973年)
关山月梅花是中国画梅谱系中的“独特品种”,因其在风格和情怀上都与传统梅花才调大别:传统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以瘦峭、清幽、孤高之姿示人,代表其高洁的品格,故有“梅格”之说,且无关式梅花之鸿篇巨制;关式梅花则是张扬的气魄和美感,其题名《俏也不争春》源自毛泽东词作,体现了当时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与精神。
关山月 戈壁绿洲(1993年)
关山月在河西走廊写生、创作的作品在其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1943年与1978年,关山月两度入西北旅行写生以及到敦煌考察石窟艺术,前者开启他“万里行踪”的全新旅程,后者给予他历经文革后的笔墨创新以启迪。
关山月 秋江帆影(1989年)
《秋江帆影》极富诗意。得益于关山月早年的大量写生,此画自有胸中意气,所谓“得意云山行处有,称心烟雨写时来”。关山月山水不效古人孤高荒寂,而充盈时代的波澜壮阔之气,是“笔墨随时代”的实际表现。
关山月 月季图(1945年)
1945年关山月为年根仁兄与淑若女士贺礼作《月季》,此乃关山月熟习岭南画派后所作,受岭南画派没骨花鸟影响极大。画面淡雅恬静,诗书款印工整,是关山月年轻时的精品。
关山月 绿色长城(197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关山月 巫山雾(1983年)
关山月 南岳写生(1957年) 岭南画派纪念馆藏
黎雄才(1910.5——2001.12)
广东省肇庆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潇湘夜雨》、《武汉防汛图》等;
1926年拜师“岭南派”奠基人高剑父,翌年入“春睡画院”学习;
1932年,高剑父资助赴日,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
1935年毕业归国,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后历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等职。
黎雄才 书童山(1960年)
黎雄才是继“二高一陈”后的岭南画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工花鸟草虫,尤擅长巨幅山水,早期受高剑父影响,后自成一格,其山水画作气势浑厚,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有“黎家山水”美誉。
黎雄才 黄山雨后(1977年)
松树乃黎雄才画中一绝。不论树干之粗壮奇崛、松针之纤毫灵巧,尽皆惟妙惟肖,神韵天成。此图中松树随山势而生,姿态各异,顾盼错落,经雨后更显生机,远处云遮雾罩,将黄山雨后之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黎雄才 秋江放筏(1985年)
江水放筏题材是黎雄才作品的一大特色。黎雄才注重写生,曾多次创作春江放筏与秋江放筏图,图中随时节改变江水及两岸风景各有微妙的变化,足可见其观察之细致。聆自然之音感悟天地,取山野之色赋我画景,这是岭南画派重写生、尊重自然规律的艺术理念,也是“黎家山水”自成一格的来源。
黎雄才 乌江渡口(1977年)
黎雄才 苍松双寿
黎雄才 黄梅时节雨(1956年)
关山月与黎雄才都师从高剑父,且曾在多个艺术院校任职,他们不仅扩大了岭南画派在中国的影响力,更直接促进了岭南地区的艺术教育发展,并促成一系列岭南画派纪念馆的落成。可以说,有关山月和黎雄才,方有如今的广东艺术教育与岭南画派。
关山月、黎雄才合作 松梅图(1978年)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