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明白空腹血糖的重要性,把空腹血糖的数值作为自己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但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忽略餐后血糖,其实是这一个与空腹血糖同等重要的指标,餐后血糖的高与低,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同样密切相关。

餐后血糖指的是,从吃第一口食物计算,2小时后的血糖值峰值应低于11.1mmol/L,正常值低于7.8mmol/L。如果餐后血糖经常超标,那么发生糖尿病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的风险将会显著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餐后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很多人担心自己患糖尿病,会定期体检,查看自己的血糖值。但通常情况下,体检时查的血糖都是空腹血糖。如果患了糖尿病,空腹血糖可以帮助确诊,但对预防糖尿病的意义不大。

因为当人体血糖代谢开始受损的时候,最初表现的往往是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会迅速上升。所以检查餐后血糖,会比空腹血糖更早地发现糖尿病的征兆。及时发现,及早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餐后血糖过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诱因

在对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研究中,发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餐后血糖的关系比空腹血糖的相关性更大,这说明餐后血糖对人体的影响更大。人体在进餐后,从食物中吸收的葡萄糖会使血糖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随时间下降,直至正常。

餐后血糖越高,意味着需要越久的时间才能恢复至正常,人体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也就越久。而空腹血糖是超过12小时未进食的血糖,人体有充足的时间把血糖降低。所以从对人体的影响来说,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怎么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1、正确用药: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比如说使用促胰岛素分泌药(药名中有“格列”、“格列奈”的药物),或是短效胰岛素,需要在餐前服用或是注射,之后立即进餐。这样在餐后血糖达到“峰值”时,药效也处于最高点,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如果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药名中有“波糖”的药物),需要与第一口饭同服,对肠道中消化酶产生抑制的效果最好,可以延缓食物中糖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最佳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饮食控制:饮食种类对餐后血糖影响非常大,血糖受损者想预防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患者想避免并发症,进行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事。饮食控制并不是说要“饿肚子”,而是要选择餐后血糖升高慢的食物。

完整度高的食物:食物完整度越高,升糖就越慢。比如米类的糠层、面类的麸质层都含有不溶性的纤维,既能产生饱腹感,又不会被吸收升高血糖。而精加工的米面为了口感会去掉这些纤维层,所以想降低餐后血糖,就不要选择精加工的米、面类主食。

结实的食物:食物越“结实”,就越难以分解,升高血糖的速度也就越慢。比如说,同样是面条,意大利面相对于正常的挂面就结实得多,其中的淀粉就不容易被吸收。再比如说,同样是面包,“黑列巴”、“法棍”等面包就很结实,比松软面包升高血糖的速度就会慢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干不吃稀: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主食中的淀粉,而淀粉有个特性,就是经过高温水煮会“糊化”,糊化程度越高,人体吸收就会越快。所以米粥、面条等“连汤带水”的食物,就比米饭、馒头等食物升糖速度快。所以“吃干不吃稀”,可以控制餐后血糖。

吃点酸的:人的胃液中不含淀粉酶,淀粉要在小肠内分解吸收。而肠内环境为碱性,适当在进餐时食用一些含酸多的食物,可以减弱肠道的碱性,对淀粉酶会产生抑制作用,减缓淀粉的吸收,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血糖受损者预防糖尿病,都需要重点关注餐后血糖。不仅要注意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还要注意不同饮食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您身边的药剂师。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