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文/余大满(微信公众号:余大满书房)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听到这首歌时,我们就得往路边躲开了,因为洒水车来了。这首歌就是《兰花草》。
洒水车里的音乐没有歌词,但是听到那熟悉旋律,我们绝对会不自觉地哼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词:“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这首《兰花草》应该是我最熟悉的一首歌曲之一了,不光是它响彻洒水车所路过的大街小巷,还因为它歌词的轻快上口,旋律的亲切动人。我随时随地,都能够不自觉地哼上两曲,因为这是欢乐的音乐。
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歌的歌词作者竟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白话文运动的胡适先生。
1918年,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的熊希龄先生辞职后在北京香山创办了香山慈幼院,发展慈善事业。1921年3月,熊希龄先生邀请胡适到香山慈幼院做演讲,并送给他盆兰花草。胡适将这盆兰花草带回家并悉心照料,但直到秋天,也未见花开。对于此景,胡适有感而发,便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一首名为《希望》的小诗: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胡适先生和他的《希望》小诗
这首《希望》就是后来耳熟能详《兰花草》的原作。
后来这首诗被收录进胡适的诗歌集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所谓“尝试”即尝试用白话写作新诗。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的发起者,胡适在这首《希望》中尽管在形式上仍然保留有旧体诗句式整齐、押韵的特点,但在语言的使用上已经脱离了文言语法,转而采用明白晓畅的白话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果事情就此结束,我们后世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知道这首名叫《希望》的小诗,当然更不会知道响彻大街小巷的《兰花草》了。
时间来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宝岛台湾兴起了校园民谣运动,一大批后来为我们所熟知的校园民谣就在这一时期被创作了出来,如《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童年》等,当然还包括这首《兰花草》。
1979年,台湾歌手银霞和刘文正分别发行了自己的专辑,并且两张专辑中都收录了同一首歌曲《兰花草》,作曲署名也都是张弼、陈贤德。
卓依婷翻唱了很多歌,包括《兰花草》
这首《兰花草》的词作便是在胡适写于1921的小诗《希望》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而成:
我从山中来 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 夜夜不能忘
但愿花开早 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 开得许多香
同样一首歌,银霞唱得轻快、柔和,多了一丝活泼的感觉,而刘文正的版本更加稳重,平和,有一种老歌特有的大气成熟。这两个版本个人认为各有千秋,而本人最喜欢的则是后来翻唱的卓依婷版。这个版本听起来更有一种青春的活力和可爱,在这个版本的MV中,卓依婷一身白色连衣裙,头戴花环,漫步在丛林中的形象深入人心,不禁让我觉得真正的校园民谣就应该如此。
每个城市里的洒水车也许都放过《兰花草》
在我的印象中《兰花草》应该是被翻唱最多的歌曲之一了,在传到大陆后一直被很多歌手所翻唱,在这里就不再点评。当然《兰花草》被人熟知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被用作洒水车的背景音乐,一旦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我们就知道洒水车要来了。
据说,一般的洒水车都是在普通车基础上改装而成的。每辆车在出厂时,都已安装好了播放器。这种播放器跟一般汽车上放磁带或者CD的音响系统不一样,当然更不可能外接MP3。播放器里的芯片是做死的,芯片里就一到两首歌,只能反复放。
也许是最初设定这个系统的人喜欢《兰花草》,所以在很多洒水车上都会放这首歌。我也看到不少网友希望换几首歌,来替代《兰花草》等歌曲。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大可不必,毕竟洒水车和《兰花草》的联系已经深入人心了,要是换个歌曲或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你听到街上响彻的《夜曲》,不自觉地哼唱时,一阵阵水花冲你袭来,让你躲闪不及,把你浇成落汤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