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

2020年1月15日,我国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强基计划”)提出,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同时,积极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逐步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

如今,36所高校都已经发出强基计划的招生简章,群主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36所强基高校强基学科的质量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基高校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36所,名单如下:

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省:吉林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省:中南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基学科质量分析

教育部文件提出,“强基计划”起步阶段,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高校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安排招生。

下面群主就根据以上各专业的支撑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国史、世界史、科学技术史、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这10个一级学科的质量进行分析。

数据来自,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以及2017年发布的首批双一流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另外,标黄内容为,非36所强基高校的世界一流高校建设B类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数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物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化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生物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基础医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世界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国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科学技术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国语言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次学科评估——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数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物理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化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生物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基础医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历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国语言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