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怕热的小伙伴很讨厌夏天,小编的朋友就是其中一个,因为夏天的炎热逼得她分分钟汗如雨下,而且在伴随太阳毒辣的照射下,身体会变得很烦躁,所以她的夏天就是出回到家打开空调吹吹冷风,运动得满身大汗用冷水冲凉,晚上睡觉直接在地板上打地铺。(VX:reijuei)

其实在中医养生中,这些贪凉行为不仅无法消暑,反而还会落下病根。

为什么呢?

因为夏季受寒易伤阳气

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夏天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用“凉”对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动人体新陈代谢。

即使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01 夏季贪凉误区,你中了几个

误区1狂吃冷食

炎热的夏季,吃上凉凉的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那就是最幸福的事。但这些食物本身偏寒,通常很多人一次吃的量也比较多,因此对人体阳气的耗损也更大。过多的生冷食物使体内聚集了过多的寒气,容易导致秋冬季得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区2 休息太贪凉

夏季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甚至觉得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样的方式简直不要太酥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区3 运动后立即冲凉

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将体内部分“寒邪”和“湿毒”排出体内,但运动后的燥热、流汗也往往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会用冲凉水澡来降温。

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另外,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因为这样做同样会加重体内的湿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区4 不同人群无需特别照顾

夏天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老人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脾胃受寒的现象,而其他家庭成员并无大碍。有时,同样在家中吹空调,女性也比男性表现的更易受凉。

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壮年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易受到“寒邪”的侵扰。而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寒邪”和“湿气”也会经常侵扰她们。因此,体质较弱、阳气本身就不足的人群,也就更易受凉,更应该小心寒邪侵体。

02 夏天要学会“热着过”

远离寒邪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

并且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里。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最伤阳气。

用热水泡脚

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常洗热水澡

因为热水洗澡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

另外,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解暑要喝热茶

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地解渴。

运动必不可少

夏天要“以汗制汗”,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但特别提醒的是,夏季运动时间很重要,不要选择太阳最毒的正午,因为大汗淋漓会伤气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建议选择早上,因为人体早上的阳气比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还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女性更要“热养”

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保暖。女性阳气不足,又以血为用,女性更要注意补阳气,因为气能生血。

因此,夏日里女性要特别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