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瀚海狼山

笔者认为:一国的军事装备的发展,应该和该国的整体作战任务以及军事地理的大环境相互匹配。

在这方面,唯一的超级大国仍然有技术和空间上的先天优势,比如超级大国目前所有的现役轰炸机全部是洲际型号,在本土周边5000公里内基本无强邻,竞争多在万里之外的情况下,超级大国可以采用多次空中加油和前线仆从国基地护航和接应的方式,对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大国进行频繁的战略性空中威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超级大国战略轰炸机群正在日益老旧,但是即使少量的战略轰炸机的快进快出式的威慑力度,仍然不能小看。

最近一个月,超级大国空军“学乖”了的重要一点,就是不再派体型庞大,全程亚音速而且雷达反射指标惊人,从第二岛链基地刚刚拉起就被全程监控的B52H,来进行擦边式的小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派遣可以变换机翼形状,至少可以进行半小时超音速飞行的枪骑兵,也就是B1B轰炸机来转圈。虽然B1B仍然不能隐身也会被远程预警雷达系统发现,但是B1B却有“溜得快”的优势。

万一发现有被反击的可能,则立即变后掠翼开加力超音速逃逸。而即使用五代机去追,也很难超音速追击半小时。因此只要保持500公里以上的“安全距离”,B1B的游戏要可以继续耍上一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怎么反击B1B,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战略,这里就不深入展开。

需要说的,其实是B1B 提供的另一个视角,这就是可超音速飞行的中大型飞机,在当代仍然有重大的战略价值,有时候并非一定要用这类大型超音速飞机去凌空轰炸,而是需要飞上几圈,就能起到不亚于实际战略轰炸的威慑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某方有三位数的轰六K,这种实际作战中有战略性打击效果的中远程轰炸机群,但是轰六K一方面原始设计太早,未能及时更新。

另外一方面轰六K不能超音速,整体外观也不够有“杀气”,因此用轰六K执行一些战略远程巡视任务,总感觉哪里缺点什么。而未来的洲际隐形战略轰炸机,如果在这类任务中公开出现,又感觉没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某方和超级大国不同,超级大国周边需要威慑的对手很少,而某方,基本是4面有3面临敌,就很需要一种可以独立完成航程在4000公里以上,可以长时间超音速飞行,最好是可以隐身的,42到50吨级的战斗轰炸机。

不论对陆对海,还是环绕警告飞行,都是非常合适的杀手锏。

大型战轰的作战半径和最大载弹量,都是典型战斗机的一倍,因此被寄予厚望。过去的战轰一旦遇到歼击机就存在灵活性不足的老问题,在隐身和大推力发动机时代,已经全面的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2吨到50吨级别的隐身重战,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广阔时代。

其实这方面早有苗头,比如已经逐步成熟的某20隐身战斗机,很早就有双座战斗轰炸型的计划。在加力推力为17.5吨级的4代大推上批量后,双发的最大推力已经可以保持35吨上下,此时上马一种最大起飞重量在42吨,正常作战重量在38吨左右的战斗轰炸型,则恰好合适。

这种完全隐形的战轰的作战半径在2000公里,直飞航程可以确保500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外一家的战轰方案,则可能放的更大一些,最大起飞重量到50吨以上,这样就可以载油接近20吨,有6千公里的直飞距离。

前一种40吨级的战轰,属于“战和轰”并重,而后一种50吨级的主要负责日常巡航威慑和突入轰炸为主,采用下侧方肋部进气,主翼采用修型三角翼或者钻石翼型,平尾和垂尾一体化,采用8米长的内部隐形大型弹仓。最大内载弹量8吨,可发射重型对面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挂最大载弹12吨,不加油极限航程6300公里,作战半径2500公里,有比较强的空战自卫能力,外线作战不需要护航,适应2070年以前的战场环境。

以上两种隐身战轰,未来3年内至少一种会亮相,甚至两种一起亮相都有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