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德国版的“狡兔死,走狗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6月30日凌晨,纳粹政权开启了一系列政治清算运动,一批对纳粹政权有威胁的人被处决,其中大多数是冲锋队成员。这次处决行动被称为长刀之夜,在历史上有着德国的“圣巴托罗缪之夜”的称呼。(“圣巴托罗缪之夜”是指1572年发生在法国巴黎的天主教徒对新教徒的大屠杀。)

冲锋队几乎跟纳粹党同时产生,为纳粹运动保驾护航,为希特勒上台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希特勒上台后没多久,就对冲锋队大开杀戒,上演了一场“兔死狗烹”的大戏。要理解希特勒为何这么做,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冲锋队跟纳粹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后建立的魏玛共和国采用了政党政治,瞬间涌现出无数的政党,如群星闪耀一般,但却没有一个政党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德国长期处于威权统治之下,没有英美那种民主传统。政党政治带来的只有混乱,没有人会好好说话,一言不合便动手。这种混乱可以参考如今的东亚某些地区。

为了在宣传时维持秩序、保护会场,各个政党纷纷组建了自己的战斗队,美其名曰“政治战士”,说白了就是保镖,冲锋队就是纳粹党的保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只能保留10万军队,数百万退役军人无处可去。当时经济混乱,也没有工作可做,很多人便选择去做这种“政治战士”。

恩斯特·罗姆原本是一名德国军官,后来被希特勒吸引,加入了纳粹党。在这之前冲锋队就已经存在,此后冲锋队开始为纳粹运动保驾护航。魏玛时期各政党的“政治战士”,其职能主要有保护本党的集会、保护领导人人身安全、破坏竞争对手的政治活动、街头斗殴、协助本组织参加竞选活动等等。

由于罗姆在军事上的天赋,冲锋队很快名噪一时,和当时德共的红色战士前线联盟、社会民主党的黑-红-金国旗社、人民党的钢盔团一起成为魏玛时期势力比较大的几支“政治战士”。冲锋队、红色战士前线联盟、钢盔团等都属于准军事组织,成员都是年轻人,平时会接受军事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德国国防军也支持冲锋队,为他们提供训练场地,甚至提供武器。罗姆在很长时间内都掌握着一座军火库。国防军支持这种准军事组织,是在打凡尔赛和约的擦边球。

冲锋队的追求和纳粹的目标其实并不一致,罗姆希望重建军队,走上战场,他的理想就是把冲锋队变成德国军队,德国恢复到一战之前的状态。从本质上来看,冲锋队是政党和军事组织的混合物,他们渴望回到一战前军人有崇拜地位的状态。

希特勒的目标显然不是恢复到一战前的状态,而是要建立统治全世界的独裁政权,双方差距甚远。促使他们走到一起的是一个共同目标:暴力推翻软弱的魏玛政权。啤酒馆暴动后,希特勒等人被捕。希特勒在监狱中经过反思,认为暴力夺取政权是不可行的,比如走合法选举的路线。

希特勒出狱后,重建了冲锋队。1929年以后,纳粹运动高涨,冲锋队势力发展迅速,他们通过街头造势、斗殴等方式帮助纳粹扩大了影响。

但是冲锋队并不认可合法选举的做法,他们反而认为纳粹党背叛了自己的纲领,他们誓言“将革命进行到底”。1930年发生了斯滕内斯叛乱事件,斯滕内斯是东部地区冲锋队最高领袖,无法忍受无休止的合法选举,加上利益冲突,在斯滕内斯的命令下,冲锋队冲击了纳粹党部。

希特勒凭借个人魅力解决了这次危机,冲锋队参谋长普非费尔引咎辞职。此前在玻利维亚担任军事顾问的罗姆回到德国,接任了冲锋队参谋长职务。罗姆再次接手冲锋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冲锋队继续革命的诉求没有改变,只是暂时延缓了而已。也就是说,冲锋队并非纳粹驯服的工具,而是可能伤害自己的双刃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的德国政治中,国防军的态度非常关键。一战后,国防军虽然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但他们在德国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国防军背后代表着一大波保守势力,包括教会、容克贵族、大资产阶级。

魏玛时期,政党变动频繁,如走马灯一般。而政党间的街头暴力愈演愈烈,这种形势下,德国还能维持下去,没有分裂,没有爆发内战,简直不可思议。归根结底,就因为以国防军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在维持着德国,包括当年镇压啤酒馆暴动。

希特勒的上台,跟保守势力的扶持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保守势力选择了希特勒。希特勒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要发展经济,就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是保守势力的期待,他们希望恢复秩序。但冲锋队要的不是秩序,至少不是他们期待的魏玛共和国的秩序,他们希望建立自己的秩序。

这种激进态度无疑会危害到希特勒的执政,如果没有稳定的秩序,希特勒就没有机会解决经济危机,解决不了经济危机,纳粹就得下台。不仅如此,罗姆还希望将冲锋队变成德国的常备军,兼并人数只有10万的国防军,这让国防军感到了威胁。

罗姆的想法也引起了英法的担忧,英法是不希望德国重新武装的。罗姆的想法一旦实现,希特勒就会很被动,毕竟那时候德国还没有准备好。因此,对冲锋队的清洗,使希特勒得到了保守势力的信任,为后来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冲锋队在很多方面是不认同纳粹理念的,比如罗姆本人有同性恋倾向,这跟纳粹的罪恶观非常不符,而且跟德国的保守观念也不符合。冲锋队对于纳粹的反犹主义也不太热衷,就在长刀之夜前夕,罗姆还在准备跟一个犹太人准军事组织犹太前线者联盟合作。

冲锋队势力庞大,在长刀之夜前夕,冲锋队拥有400万成员。这400万人中,有许多机会主义者,有大量的失业者。他们躁动不安,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即使是罗姆也无法完全掌控。而纳粹就更加不能掌控了。冲锋队这个曾经的保镖已经脱离了纳粹运动的轨道,具备挑战纳粹权威的实力,这对于希特勒以及纳粹高层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对清洗冲锋队最来劲的就是戈林和党卫队的希姆莱,他们嫉妒冲锋队的势力,拼命在希特勒跟前说罗姆的坏话,甚至捏造罗姆要搞政变的谎言。而具体负责清洗行动的就是戈林。长刀之夜清洗掉的不仅仅是罗姆等人,还包括其他异己分子,比如施莱谢尔将军,纳粹党左翼领导人施特拉塞,以及一批无辜者,比如一批犹太人。

这次清洗之后,党卫队从冲锋队脱离了出去,承担了冲锋队的职能,但是党卫队是纳粹忠实的工具。而冲锋队本身在清洗之后,势力遭到削减,再也不能对纳粹形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