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芬

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在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为她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解放,在那段山河破碎的时期她做出了不同寻常的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玉芬是北京市密云县水泉峪村人,出生于1891年,她和她的丈夫宗武育有7个儿子,一家9口人靠着丈夫租来的几亩田地养家糊口。1933年随着南京政府和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他们家所在的村庄被划入了满洲国境内。但邓玉芬知道自己永远是中国人,为此她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们永远不能忘记祖宗。1940年八路军到达了密云西部山区,并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在这里邓玉芬经常听到八路军宣传的抗日救国思想,邓玉芬渐渐明白了只有结合大家的力量才能赶走日本侵略者。于是再同丈夫商量之后邓玉芬便将大儿子和二儿子送上了战场。一年之后三儿子、四儿子、五儿子也被邓玉芬送上了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

邓玉芬

夫妇响应政府

“回山搞春耕”的号召,决定重返无人区开垦荒地,组织生产。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然而不想刚过了几天噩耗便传来了。她的丈夫和、四儿子、五儿子在种地时遭到了日军的偷袭,丈夫和五儿子牺牲,四儿子也被日军抓走。然而一年后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的邓玉芬再一次收到了儿子牺牲的噩耗,大儿子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战斗中牺牲,四儿子也在监狱中被日军折磨致死。二儿子战斗负伤回家休养也因为无要医治,病情恶化而亡。最为惨烈的是在

1944

年在日军的大扫荡中为了掩护八路军和转移村民不被暴露,

邓玉芬

亲手捂死了自己最小的儿子。一连失去

7

位亲人,邓玉芬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她要看到日本投降中国人胜利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15日邓玉芬终于等到了日本投降的这一天,然而可是战争并没有结束,国家也并没有解放,于是邓玉芬又将自己的六儿子送上解放战场。不幸的是六儿子也在一场战斗中壮烈牺牲,九口之家投身军旅,痛失丈夫和七子,邓玉芬被称为当代的“佘太君”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硬是咬牙挺住了,她最终活到了解放日,盼到了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