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防止暴力伤医,或可从“摸清底数”着力

近些年,暴力伤医事件频发。随着“两会”开幕,如何破解,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高峰建议将“袭医”与“袭警”同罪,加强震慑效应,提高犯罪成本。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则建议司法机关一定要保持对待暴力伤医行为的严惩态势。

暴力伤医严重挑战道义底线,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依法严惩并防范此类违法犯罪的立场不能动摇,自不待言。

严刑峻法固有威慑教育之功效,但是不能把严刑峻法看成解决暴力伤医的最佳取向,更不能用事后的责任追究来代替事先防范。201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对“伤害医务人员身体”、“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公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依法惩处。但《意见》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据最高人民法院披露,2019年至今年4月,人民法院共计一审审结杀医、伤医、严重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等涉医犯罪案件159件,判决生效189人。

而在暴力伤医的预防工作方面,2013年10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公安部印发《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建立警医联动机制、配备一定数量的保卫人员、加大对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医疗机构的查缴力度、建立完善的出入口控制系统等。《严密防控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意见的通知》中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建立应急安保队伍,开展安检工作。”这些预防措施的成效几何呢?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关于就危害医疗秩序进行联合惩戒有关问题的回应》中坦言:“近年来,暴力杀医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正常医疗服务秩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采取多种手段、方法来治理相关违法行为,但效果不明显。”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上述数据也是“效果不明显”。

看似“对症下药”决策的失灵,说明决策不精准。

如何精准决策呢?著名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把决策过程分为情报、提议、规定、合法化、应用、终止、评估7个阶段。情报位于决策过程最前端,即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情况,也就是“摸清底数”。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暴力伤医发生频率、分布和诱发原因、危险因素不仅知之甚少,而且很不准确。

所以,“摸清底数”是治理暴力伤医的“牛鼻子”。摸清底数最佳的方法是让遭遇暴力的每一位医务人员无顾虑地主动说出医疗暴力事件的经过,获取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开展持续监测,科学分析。但“害怕报复”和“招惹麻烦”使许多医务人员不愿意报告。

值得借鉴的是,在航天领域,以“绝对保密”和“绝不究责”为特征的“自愿报告系统”已实施多年,成功搜集了大量实施前难以获取的数据,有力地推动了民航安全水平的提高。

所以,卫生、公安等职能部门不妨“依葫芦画瓢”,着力建设医疗暴力事件报告系统,为尽快“摸清底数”、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