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子/小偷/叛徒/流浪汉/拾荒者

——致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鲍勃·迪伦

在风中吹鲍勃·迪伦 - 鲍勃·迪伦 / 终极传奇系列(十五首最佳曲目终极传奇系列 - 六首)

5月24日,今天是鲍勃·迪伦先生79岁的生日。

这位79岁的老人,是最无法被定义的“少年”,一直在创造,破坏,颠覆,远远地超越这个时代。

今年3月,鲍勃·迪伦发表了长达17分钟的新歌《Murder Most Foul》

被称为史诗级的散文诗作品,在全球疫情爆发的,引发了对当下社会的思考。新歌发布不久,鲍勃·迪伦又传出了将于6月19日发布全新原创专辑的计划。

档口

自2019年10月起,“光/谱| 鲍勃·迪伦的艺术大展”在上海艺仓美术馆持续展出了7个月,展出了他250余件的绘画和其他艺术作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的“鲍勃·迪伦”的热潮。

在上海展出期间,作者应邀做了相关的普及和传播工作,两次深入参观展览,主持了一场文化沙龙,并于去年12月在三联中读上开启了一堂关于鲍勃·迪伦的小课《多面鲍勃·迪伦》

“光/谱 | 鲍勃·迪伦的艺术大展"将于6月25日落地北京今日美术馆,在鲍勃·迪伦生日之际,我整理了之前小课里的精华内容以及在上海展览的参观感受。

鲍勃·迪伦身份多元,创作也很跨界,在主流评价里面,对鲍勃·迪伦的评价可能已经比较封神了。

我在三联中读上做的关于鲍勃·迪伦的解读,给了他五个可以去快速辨认的反面标签——骗子、小偷、叛徒、流浪汉和拾荒者。

当然无论怎样去标签,鲍勃·迪伦依然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用图)

>>> 骗子<<<

鲍勃·迪伦作的身世其实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一个谜。

鲍勃·迪伦的原名是Robert Allen Zimmerman(罗伯特·艾伦·齐默曼),鲍勃·迪伦生于1941年的5月24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市。

这是一个小港口城市,冬天特别漫长,非常寒冷,这里也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城市,美国采矿热时这里有很多铁磁矿,这里大多数人都是以采矿为生。

但鲍勃·迪伦小时候采矿业已经废弃了,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鲍勃·迪伦在他后期所有对家乡的回忆中都是寥寥几句,说这里的回忆是“一片白色”。

他出生于犹太裔移民家庭,祖父母都是犹太裔。

据说是从立陶宛和乌克兰移民到美国的,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父亲经营着一家电器店,维持着他们一家的生活。

鲍勃·迪伦小时候敏感、羞涩、沉默寡言,不太爱跟别人打交道。

自己很喜欢自己待着,喜欢看特别多大部头的书,喜欢看电视。

在电视里看到很多摇滚乐演出的现场,他还长期喜欢听电台广播,在电台广播里有大量歌曲,包括摇滚乐、布鲁斯等等,奠定了他对音乐的喜爱。

鲍勃·迪伦十几岁时在街头看上了一架钢琴,开始学习钢琴,再过几年开始学习吉他和口琴,因为喜欢读书,所以一直也在进行文学,尤其是诗歌方面的创作。

他也组建过一些摇滚乐队甚至是朋克乐队,但后来都不了了之。

1961年 鲍勃·迪伦去纽约格林威治村,像他这样小地方来的人其实是很不被人注意的,于是被人问起时他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世。

他后来成名,有一段时间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一直否认自己犹太人的身份,不太愿意提起自己的家乡,他甚至跟媒体说自己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给自己编过很多凄惨的人生经历。

鲍勃·迪伦一直在说谎,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说谎,可能觉得他的出身太乏味了,或者他原生的家庭没什么可书写的。

在他70多年的人生里他积累了一个又一个关于自己身世的谎言、关于自己经历的谎言,包括后期他成名之后也会对自己做过的事情矢口否认,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公然说这是我做的等等。

曾经有很多媒体对他这个爱说谎的特性产生过质疑,他可以谎造身世、谎造身份、编造故事,来完成自己一个人到一个音乐人、一个艺术家的历程。

骗子或编自己身上的故事只不过是他在创作的一个表达手法之一。

他在对媒体的采访时曾经说过:我希望你们能够记住的是鲍勃·迪伦是一个写歌词的人、是一个唱歌的人、是一个有大量作品的人,跟他是不是犹太人、从哪儿来没有任何关系。

这也代表了他的立场,鲍勃·迪伦之所以是鲍勃·迪伦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一直在模糊、编造、改造、创造自己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延展出不同的音乐作品和艺术作品,然后带着这些作品去创造一个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偷 <<<

为什么说鲍勃·迪伦是小偷呢?

因为他的作品里大量去用甚至是直接挪用别人的作品,包括编曲甚至是大段的作词等等。

这个是在关于鲍勃·迪伦的讨论上有很多人指出的,非常多段落,包括一些很著名的歌曲,他可能都是非常直接地挪用了同时期其他音乐人的作品。

其实鲍勃·迪伦从一开始的音乐风格立意上就有一位非常鲜明的音乐偶像,但也是他的抄袭对象,就是美国30年代最著名的民谣歌手伍迪·格里斯。

1961年,19岁的鲍勃·迪伦第一次来到纽约,就去看望了在病榻上非常严重的伍迪·格里斯,他是当时20世纪前半生最伟大的民歌手。

鲍勃·迪伦在他的病床前弹吉他唱歌,向他的偶像致敬。

在这之后,鲍勃·迪伦就在纽约开始了在各个咖啡馆演出的生涯。

其实无论他是从外表还是从帽子、衬衫这些装饰,包括他弹吉他的姿势以及抽烟的姿势等等,他一开始其实全都是在模仿伍迪.格里斯。

不仅仅是在外型上,包括民谣创作,对人民的关注、对社会议题的表述,这些其实也全都是鲍勃·迪伦从伍迪.格里斯音乐里抄出来的。

民谣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就是有这种广泛涉猎以及关注民生的传统,伍迪.格里斯公开说过,如果一个人要保持持续的学习,那他唯一的手段就是用“偷”。

所以他也不介意别人去偷他的东西,因为他也是从众生那里、从人民那里偷东西。

年轻时,鲍勃·迪伦身边的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海绵”,因为他能够不断从生活各个地方吸取营养,而且非常饥渴。

从自己看到的所有带字的东西和所有听到的带曲子的东西里迅速辨别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叛徒 <<<

鲍勃·迪伦是一个不断反叛自己的人,也是一个不断反叛过去的人,他也是一个不断去进入未来的人。

他的第一次的叛逃应该还是在他从1961年来到格林威治村这一天算起。

60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是美国纽约一个比较神奇的存在,以丰富的文化中心以及非常激进的政治中心闻名,这里房租比较便宜,交通也比较偏远,所以吸引来了很多艺术家、诗人、音乐人。

但同时这里也有很多左翼的行动主义者,这也是迪伦一开始师从伍迪.格里斯所学到的特别正宗的民谣,代表民间抗议,代表社会声音的系统民谣,在精神上以及政治上受到了这些人的拥护。

鲍勃·迪伦住进格林威治村之后一方面是师承比左派抗议民谣,一边强化他的身份。

他从1961年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出第一张专辑,第二年出第二张专辑,第三年出第三张专辑,这几张专辑其实奠定了他后来作为大家后来比较认可的所谓“抗议歌手”、“政治代言人”的身份。

但他长期在格林威治村的浸淫,接触了“垮掉的一代”的文学作品,包括跟金斯伯格等等这些人交往很深,看了很多凯鲁亚克的作品。

那种“垮掉的一代”的东西在他身上生长,滋生在酒馆里面,滋生在咖啡馆里面,那种非常个人主义、非常消解的情绪开始慢慢蔓延。

他第四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里出现了大量酒精、迷幻药,有大量特别微妙的情绪和消极的状态。

在这张专辑里有一句歌词很好地反映了他这种转变,后来也被经常引用——“昔日的我已经苍老,而今的我却风华正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勃·迪伦另外一次叛逃是最臭名昭著以及最引起广泛争议的,就是他在1965年第三届新港音乐节上。

他作为著名的民谣歌手开始和乐队一起拿起了电吉他演了很多非常躁动的摇滚乐作品,其中包括《像一块滚石》等。

台底观众都炸了,因为在60年代,摇滚乐和民谣是两个派别,民谣是看不上摇滚乐的,摇滚乐跟民谣也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当一个已经变得很有名的民谣音乐人开始用摇滚乐去表达自己的时候,所有听众、媒体,包括音乐从业者都会觉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鲍勃·迪伦就是用这种比较强烈的方式,用摇滚乐的方式,和他之前所谓的抗议民谣音乐人身份做撕裂和对撞,完成了自己身份的转变。

不再被所谓“抗议歌手”的标签束缚,真正去打造属于鲍勃·迪伦自己为主角的时代的到来。

在接下来漫长的岁月里,鲍勃·迪伦再发生任何身份的倒置,事业的颠覆,其实大家可能也都不太奇怪了。

他就是一个无法被定义的人,不断改变自己,甚至会反复重新定义自己和时代的关系。

他不想为任何人代言,也不会被任何标签所束缚,他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一个叫做“鲍勃·迪伦”的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浪汉<<<

作为流浪者的代言人,鲍勃·迪伦作品里的公路和旅行题材非常多,比较典型的是他那张《重返61号公路》。

这是他非常重要的一张专辑,奠定了他的台阶和地位。

61号公路是美国一条非常有传奇色彩的国道,贯穿了美国南北,沿着密西西比河铺设,它从新奥尔良出发向北贯穿密西西比、孟菲斯和圣路易斯,最后到达鲍勃·迪伦的家乡明尼苏达州,这条公路被称为“蓝调公路”。

因为这条公路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新奥尔良市有很多传奇音乐人,比如罗伯特.约翰逊,他其实在这儿创作过非常著名的一首歌《十字路口的blues》。

另外一位跟61号公路相关的著名音乐人就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这两位音乐人都非常有名,但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

所以61号公路对于继承了音乐传统的鲍勃·迪伦来讲有非常重要的个人意义,这也是他从明尼苏达州走到纽约的一条路。

也是他音乐路上的开始,所以这条路也是他所谓流浪汉的见证者。

他这张《重返61号公路》的专辑也是奠定他摇滚乐历史地位的专辑,这首超级长的《重返61号公路》其实就串起了五个跟这条公路非常相关的故事,从《圣经》故事到历史传说到社会新闻到政治隐喻,非常复杂。

它涵盖了历史、宗教、国际关系、文学各个领域,而且非常隐喻、晦涩,大量复杂的词语描述一些复杂的情感。

你可能很难说清楚这些有什么准确的意义,但会给你启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光/谱 | 鲍勃·迪伦的艺术大展"上我们也能看到鲍勃·迪伦以61号公路题材创作的一系列油画作品。

在这一条曾经繁华但又没落公路旁边的汽车旅店、咖啡馆、小餐厅,落日下树的阴影,包括一些特别荒废的汽车或扔在路边的机械垃圾,有一种非常苍凉的末世感,但又莫名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些也是鲍勃·迪伦作为一个流浪者特有的视角,如果你觉得从音乐和文学层面上鲍勃.迪伦的东西是晦涩的,当你看到他一系列绘画作品时会发现他一直流浪在路上不能停留的强烈感觉。

除了61号公路这样典型有寓意的流浪意象之外,鲍勃·迪伦非常值得记述的就是,在他艺术生涯里他最热衷的一件事情就是现场表演和无穷无尽的巡演。

包括在2019年他还做了30多场世界巡演,几乎不会停下脚步。

这也是他身上所谓流浪者的基因造成的,巡演对他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品冒险和流浪放逐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拾荒者<<<

拾荒者是从废墟中、从旧东西中挖掘宝藏的人,其实鲍勃.迪伦的创作中一直都是这样的。

他从民间小说、西部故事、历史传说、寓言里面不断去挖掘一些新的题材,甚至一些传说中的人物会在他的音乐里像戏剧人物一样不断上演。

在迪伦的《无数金发女郎》那张专辑里有很多歌都是这样的。

它听上去特别像古代传说中的故事,会有很多各种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人物,比如说国王、酒鬼、神话传说的人,包括守夜人、乡村电台的广播等等。

他会把这些都到一起,非常跳跃,但是又非常和谐。

网罗

还有大量过去的语言,对名人名言的引用,还有一些当时街头的俚语等等。

他会把所有这些东西,他自己像一个炼金术士一样,把它凝结成自己的东西在这之后不断从过去的东西里花样翻新,再变出新的东西。

这是他长期保持高产的秘诀,他就是一个从旧世界捡破烂的拾荒者。

另一个拾荒者的身份是说他除了音乐创作之外的其它的艺术家的身份。

鲍勃·迪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画家、雕塑家和铁艺艺术家,他作为画家是他在出了车祸之后,鲍勃·迪伦在1966年出了一场车祸,然后神秘失踪了几年,那之后他开始画画。

他画画是从日常开始,大部分画从素描、速写开始,很多主题其实就是关于过去的记忆,关于他在路上,关于他的巡演等等。

相当于他把他生活的一部分做成了音乐,剩下的边角料他其实用另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光/谱 | 鲍勃·迪伦的艺术大展"上展出的250多幅画作中大部分作品其实都是他生活中的一些片断,尤其是在旅途和路上的一些片断。

展览中特别有趣的部分是他做的铁艺。

来自家乡铁矿场的记忆和身份,他的铁艺是把所有废弃的螺丝、方向盘、铁线,废弃的大门等用强扭的方式焊到一起,焊成他觉得完美的,有对比性、对称性的造型,或是像图腾符号的雕塑。

从生活中去打捞这些场景和碎片,再进行二次创作,这种质感就是拾荒者从生活中发现原生之美的那种质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从鲍勃.迪伦身上抽离出五个特别贬义词的标签比如骗子、小偷、叛徒、拾荒者和流浪者之后,还是要说鲍勃.迪伦依然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音乐人和跨界艺术家,这一点从他的个人属性、创作属性以及社会影响力上都显而易见。

文章来源:南窗文化生活

作者:郭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