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们经常说起我空军有“三剑客”之称的歼-16战机是“炸弹卡车”,为何对堂堂战机会这样形容呢?首先,这个词并非是近年来新发明的,而是过去某些战术飞机专用的名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其次,能以“炸弹卡车”自诩的战机执行的任务都很单一,无非是装上一大堆炸弹向敌方倾泻罢了,用行话说就是负责前沿战场或战役纵深的遮断。正是在这种作战思维影响下,产生了分工非常明确的“炸弹卡车”。以美侵越战争为例,当时A-1、A-4、A-6、A-7以及F-105等战机就是专门在战场负责对地面支援的,区别的是A-1、A-4负责浅近遮断,而A-6、A-7则负责纵深遮断,F-105负责穿透,后来从F-4E开始才走上了多用途的方向。

这么说来,过去的“炸弹卡车”只是对那些载弹量高,但飞行性能一般,能改行当轰炸机使用的战机的统称了。那么与现在所说的“炸弹卡车”是有所区别的,如今的重型战机、歼击轰炸机、攻击机之间的区别已不太明显,主要是用途上的广泛使得相互的界限已经模糊,正因如此,许多挂载量巨大的重型战机也被称为战轰机。我们引以为豪的歼-16正是本国首款能与美国F-15E战机相提并论的国产重型战机,同时也是攻防兼备的多用途战机。歼-16属于四代半的先进战机,拥有比歼-11系列更强大的挂载能力,几乎可以挂载所有现役的机载武器装备。据军事专家杜文龙分析,歼-16的载弹能力肯定超过了10吨,而我国的轰-6K虽然最大载弹量为12吨,但在实战时也只能载弹5吨。

歼-16战机之所以拥有如此强悍的载弹量,与其全内油的设计是分不开的,因此歼-16无须像其它战机一样外挂一双副油箱,仅此一点就节省出了2个重量级挂点。众所周知,远程重型反舰或对地导弹的体积与重量都是很大的,都需要挂载在机腹、机翼内侧的挂点上。例如苏-34/35虽有12个挂点,但只有腹部、机翼内侧的4至6个重挂点能挂2吨级以上的重型弹药。普通的战机是很难胜任这份工作的,尤其要挂载威力巨大的钻地炸弹更是如此,甚至连队伍庞大的美国空军也只有F-15E才能干这重活。由此可见,给歼-16冠上“炸弹卡车”的名号是毫不夸张的,如果再使用上复合式挂架,估计歼-16的外挂弹药量还会有所增加。目前我国的双发重型战机并不多,除了进口的24架苏-35就是新锐战机歼-16了。

F-15系列是目前美军现役战机中挂载能力最强的重型战机,从其多得惊人的外挂点便可见一斑,以F-15SA战机为例,拥有的外挂点比歼-16多一个,最大载弹量为10.7吨,由此并非内油设计,因此在挂载两个副油箱或导航瞄准吊舱后,载弹量有所下降,但是仍能挂载多达12枚AIM-120空空导弹。而F-15E战机经过改进是内油设计的,一次最多能加10吨燃料,最大起重为36吨,相当于5架歼-7战机的重量,外挂点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25个,8个是对空用途,17个是多用途,因此在保证4千公里航程的同时还能外挂11吨的负荷,这样的载弹量不可谓不强悍。

这些重型战斗机与专业轰炸机相比也毫不逊色,比如俄国的图-22M3轰炸机最大载弹量标明是24吨,但实战时要考虑到机动性与往返航程,因此载弹量最多为6吨。相比之下,各国空军必定更愿意采购这些多用途重型战机,以取代分工太过明确,功能太过单一的众多机种。有专家预言,未来世界构成各大国空军的主力战机,除了一部分隐身五代机就是这些重型多用途战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