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笔

来源 | 娱乐产业

饭圈文化首次成为两会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宋文新在发言中建议对娱乐圈不良风气进行整顿,重点提到“饭圈文化”。

次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表示,近年来机场出现了粉丝接送机、机场代拍等现象。机场是一个承担公共运输的服务场所,过多粉丝拥堵可能会影响机场正常秩序。因此,他表示,不建议粉丝在机场大量聚集接送机。

可以理解为:官方正式对“饭圈文化”下手了。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饭圈文化”近两年的强影响力和渗透力。

针对上述现象,今年5月中,《人民日报评论》就闹得沸沸扬扬的教师组织学生应援偶像发声:职业底线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饭圈不能圈一切。随即,事件中涉及应援的偶像—肖战转博响应。

1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撕与黑:起底“饭圈”职业黑粉产业》,强调黑粉管控;去年11月还发表了题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的人民时评。文章呼吁:明星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年轻人在各方面的“偶像”,这样,粉丝与偶像一起变得更美好,营造更多彩的娱乐景观、形成更丰富的文化生态。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饭圈文化将迎来一波整顿。而作为饭圈文化、粉丝经济的既得利益者,艺人、经纪公司、视频平台、社交平台等无疑将成为整顿方案中的主力军。

两会为何“围剿”饭圈?

“我们现在的女孩子,大概是14岁—20岁的女孩子沉迷于一个‘粉丝文化’,以追星为荣,追星追到疯狂的程度,形成了一个‘饭圈文化’,她们以形成的那个偶像为‘正主’,可以为偶像花钱、花时间来投票,同时还可以去为他们‘站台’,有些不良的经纪公司,还故意把影星的信息透露出来,然后(她们)到机场上去疯狂地‘追星’,扰乱整个机场秩序不说,还造成一些社会的损坏。

所以,我建议国家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明星经纪公司的监管力度,对‘饭圈文化’一定要严厉地整顿,对经纪公司和一些网络群体,如果危害到公共安全的行为要给予打击,特别要持续地整顿娱乐界的不良风气,促进演艺明星(意识到)你要成为偶像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成正面偶像,一定要让他们担负起引领未成年人孩子的主流价值观,正能量的一个社会责任来。”

以上,是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就建议整顿娱乐界不良风气公开的完整发言。

建议可总结为两个点:其一,偶像并非原罪,但我们需要正能量的偶像;其二,从明星经纪公司、网络群体入手,整顿饭圈文化。打个样,机场追星,扰乱机场秩序,造成社会损坏,属于疯狂追星行为,不提倡,应制止。

很快,“建议”便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有意思的是,热搜排名迅速下降,40分钟后,热搜不见。网友截图发出质疑,究竟是流量的自然消亡还是碍了资本的眼?除了猜疑,最终还是无疾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前有代表“建议”,后有民航“响应”,饭圈整顿成为必然。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两会为何会“围剿”饭圈文化?

从宋文新和李健的发声中:机场追星、代拍是比较具象化的现象。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扰乱了机场秩序,还会造成社会损坏。

再往前,某教师组织小学生为自己的偶像肖战应援事件曝光。一方面,折射出教育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饭圈”文化的沉沦和消极影响,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过,要说关于“饭圈”舆论漩涡最强的莫过于227事件(戳我了解),肖战粉丝和AO3用户,两个超强饭圈阵营之战,结果两败俱伤,徒增饭圈文化的恶名。

饭圈的一套语言体系和操作模式,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众的不满,滋生出不和谐的声音。譬如:各大社交平台,微博、微信文章、视频弹幕等出现控评、拉踩现象,甚至动不动就jubao、人肉、攻击,促使大众认为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受到威胁。

久而久之,在大众的认知里,自然形成了一套对于饭圈文化的既定印象:混迹饭圈的人,大多狂热、甚至反智,诸如上述中提及的现象,无形中夯实了他们的这套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饭圈文化也并非这两年才兴起。而现阶段被两会代表公开提出整顿建议,背后更多是社会大众就饭圈文化A面:即不好的一面,长期堆积而成的一种负面情绪来到了一个临界点。

结合两会代表宋文新的身份来看,教师应援事件或是一个导火线。当饭圈文化以不好的一面渗透进教育行业,这就类似于正面挑衅权威。不过,有一说一,根治这类现象的核心应该在于加强教育体系的管理。

逻辑是:偶像并非原罪,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确实应当承担起传递积极正能量的社会责任,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加强自身素质,避免带来错误引导。

具象化到偶像与饭圈文化的关系,更多人尚且看到的是偶像享受了饭圈文化的红利,但目前看来,他们也在接受饭圈文化的反噬。私生、黑粉、营销号,饭圈三大毒瘤,所谓的偶像们,也是其受害者。不少明星就曾明确抵制私生、营销号,通过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一个良性的生态文化,必然是双向正面发展的。偶像与粉丝,市场与资本,都应该正视饭圈文化,切勿极端化。

不容忽视的饭圈B面

简述一下饭圈文化的形成。

早起,60、70年代,饭圈的代名词是“追星族”,费翔、周润发、小虎队、邓丽君等是偶像代表。彼时,追星族对于偶像的喜欢以接受为主,属于单向传播行为。

时间来到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玉米、盒饭、笔亲等粉丝群体,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大众视线。投票、灯牌、整齐划一的口号、服装等成为她们专属的一套表达方式,成功打破了以往对于追星族的传统印象。

更重要在改变在于:粉丝群体首次对于一个素人跻身偶像,起了决策性的作用,大家开始在这群女孩身上寄托情感与梦想。换到现在来看,等同于《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创造营》等选秀节目。

不过是手机投票换成了更实际的操作,比如:开通会员,购买某产品换取对应的投票权,送你喜欢的学员出道。(你不投我不投,妹妹何时能出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粉丝偶像,由原来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以微博、O what等线上平台,很大程度上催生和加速了粉丝群体亦或饭圈文化的规模,她们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权力体系。

应援、打榜、氪金、做数据……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粉丝们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为偶像的梦想买单。

粉丝红利随之而来。

于是,在市场和资本的迎合下,粉丝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周而复始,产生了“信息同温层”效应。即只接受一切自己认同的信息,进而也就有了所谓的“闭眼吹”现象。

不可置否,饭圈文化需要整顿。但整顿的同时,也应该正视饭圈文化,看到其B面,即积极的一面。

其一,公益引导。往近了说,今年的新冠肺炎,在韩红等前辈的带领下,TFboys、王一博、肖战、李现、杨紫等纷纷支援,不论是金钱、物资,还是精神上鼓励医护人员,都充分发挥作为偶像的正向作用。

据相关媒体报道,王俊凯、易烊千玺、王一博、肖战等偶像的粉丝们也纷纷自发组织捐款、捐助物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纵观近几年的文娱产业发展与进步,饭圈文化也助力不少。比如:线上音乐市场的发展,传统造星模式的迭代,国内偶像经济的发展等,着实盘活了一部分文娱经济。

其三,饭圈文化不是非黑即白。在这个土壤中,也有不少清醒的粉丝。他们理智地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从偶像身上获取积极的正能量,而这种能量,或许在外人看来虚无缥缈,但却是她们一路前行的光。

显然,不可全盘否定,一竿子打死“饭圈”,否则这跟那些不理智的饭圈行为,又有什么区别呢。

整顿饭圈文化,上文提及的三大毒瘤:私生、黑粉、营销号,首当其冲,他们长期存在且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唯恐天下不乱,很大程度上污名和搅乱饭圈;再者,偶像、平台、经纪公司,也应该自省,端正态度,推出一套联合机制,坚决抵制不合理、不合法的饭圈行为。

如此,正视饭圈文化的AB面,上下整顿,推动粉丝经济的良性发展,才是长远之计。

最后,附上健康的饭圈指南:专注自家、不做毒唯、不ky(指不说不合时宜的话,尊重他人喜好)、圈地自萌、不踩一捧一、离作品近一点,离生活远一点、不回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