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医患,如今是朋友。从菏泽博爱医院出院后,对他来说,非常渴望的是——
“我就想见钟院长一面,说几句话”
“钟院长,可算见到您了……”昨日上午10时30分,在菏泽博爱医院手术室外,47岁的牡丹区黄堽镇人冯尚金,紧紧握住钟院长的手,高兴地说。
他想见的钟院长,是菏泽博爱医院顾玉东院士工作站副站长、医院院长钟国栋。
为了见这一面,冯尚金在手术室外等了一个半小时。其间,他不与钟院长电话联系,也不让家人和医院工作人员与钟院长电话联系,只因为,他知道:“钟院长太忙了,绝不能耽误他做手术”。
冯尚金为什么这么迫切地想见钟院长一面?原来,他与博爱医院和钟院长还有一段很深的故事。
A“我在博爱住院,都是护士,帮我做这做那”
冯尚金与博爱医院和钟院长结缘,要从2015年5月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那场车祸说起。
截至2015年5月,不甘心一辈子务农的冯尚金与妻子张春英,从农村来菏泽做家具生意已经8年了。
能吃苦,头脑活,他们的生意一直很红火。
“生意做得最大时,日均流水4万元以上,每个月零花钱好几万元,仓库存货几十万元……”那时候,用“意气风发”来形容冯尚金夫妇一点儿都不为过。
2015年5月,在送货途中,冯尚金遭遇车祸。从菏泽的医院到省城济南的医院,经过多次手术,他一直昏迷不醒8个月,最后死里逃生,命是保了下来,可双腿粉碎性骨折,还无法蜷曲,皮肤上的伤疤如蚯蚓般纵横……
因腿部骨髓发炎,2015年,冯尚金住进菏泽博爱医院。
“从那时算起至今,我在博爱住了多次院,做了多次手术。”冯尚金回忆道,“这么多年,这里的医生护士,甚至连门口的保安,都认识我,一说我他们都知道。”
“别人住院都有家属陪伴,可我在这里住院治病,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冯尚金快言快语地说。
是他有什么能耐?“不是!”冯尚金炫耀道,“都是博爱的医生护士给帮忙,给买饭、买日常用品,甚至去手术室做手术,都是护士推过去的……”
“那时候,要钱没钱,还欠很多账,得打工挣钱吃饭呀!”张春英插话道,“孩子也小,需要照顾。我在照顾孩子的空闲,去打工……”
“到如今,我一直欠医院很多医药费,反正很多很多,钟院长从来没催过……”提到这事,冯尚金有点儿难为情。
聊着聊着,眼尖的冯尚金又遇到一个熟人——博爱医院护士长蒋永欣。
他感激地打起了招呼:“谢谢护士长那时一直帮我从家带咸菜,还经常推着我去遛弯……”
B“有了院长鼓励,我有信心站起来,重拾老本行”

当天,冯尚金是去博爱医院再次复诊的,带着刚在乡镇医院拍摄的片子。
钟国栋仔细地看了片子后,说先前断裂接上的骨头如今长好了。
发现冯尚金的肌肉硬,钟国栋还叮嘱他先锻炼肌肉、练腿,等着下一步做手术。
“你不知道,我这一见钟院长,跟他说几句话,心情就非常高兴,浑身就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冯尚金高兴地说。
冯尚金是怎么知道钟院长当日在医院里的呢?原来,他出院时,就加了钟国栋的微信,平时时刻关注着他的微信朋友圈,了解他的动向。
“钟院长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的都是医院的事。”冯尚金说,“从钟院长这几天的微信朋友圈,我推断他当天绝对在医院。”
“毕竟,最难的时候终于熬过来了!”不长的聊天时间,这话冯尚金一连说了好几次,脸上时刻带着自信的笑容。
“钟院长说骨头长好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冯尚金说,“我一定按照钟院长的吩咐,回家多锻炼腿部肌肉,等下一步做腿部蜷曲、韧带连接手术。”
如今有了钟院长的再次鼓励,他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我一定要站起来,还是干我的老本行,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C“只要能办了的事就一定办,办不了的事一定想法办”

冯尚金和张春英是从苦难中携手走来的患难夫妻,相濡以沫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冯尚金卧床不起、在医院治病,最累最苦的是他妻子张春英。
照顾丈夫,筹集看病费用,接送孩子,抽空去打工……张春英早已从吃喝不愁的老板娘,变成一个打工妹。
车祸发生后的一年半里,是张春英最心焦的时间。
那段时间,冯尚金时而清醒、时而迷糊,病情最厉害时,体重不足40公斤,几乎不成人形。
在张春英的精心护理下,经过一年多的艰难恢复,冯尚金“迷迷糊糊”的脑子逐渐清醒,只是事故发生的瞬间,成为他避之不及的梦魇。甚至,电视中车辆行驶的画面,他都不敢直视,总感觉“车辆是朝自己冲过来的”,一看到就吓得嗷嗷大叫。
冯尚金和张春英对生活和苦难总是非常乐观。“好再,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对于过去,他们这样总结。
对于未来,他们也在积极应对。冯尚金说:“必须自立,我决不能拖累家庭、拖累别人。”
“我在油泵厂干点活,每天一早就去,一个月也有千余元的收入。”冯尚金说,从出院开始,他就做这个活了。
整个交谈过程,冯尚金一直乐呵呵的,好像曾经发生的苦难与他无关。
冯尚金属牛,性子中有股不向命运低头的犟劲,始终坚信:“只要能办了的事就一定办,办不了的事一定想法办。”衷心祝愿他早日圆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