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逛街、看电影,也被称为约会必备“三件套”。无论是青涩的初次约会;甜蜜的热恋时期;或是已然称兄道弟的七年之痒,人们兜兜转转,“三件套”紧紧相随。
但是,如果你身处国外,约会看电影,似乎不再那么自然,不再是水到渠成的娱乐活动。
在澳大利亚,自从万达将排行前三的院线“Hoyts”纳入旗下,影院里的一切设施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全自动可调节的躺椅,宽阔的走道,适中的价格,无不诉说着观影体验的美妙。
然而,再美妙的体验也架不住剧情的缺失。不少看惯了“原声中字”的留学生们,面对影院里纯粹的英文对白,常常满脸兴奋地进来,一脸懵懂地出去。回家后,泡上康师傅,拧开肥宅快乐水,登入“KanTV”,让人眷恋熟悉的“真香”又瞬间回来了。
对于西方英语国家的观众来说,字幕不仅会让人分神,还会影响画面的协调性,降低观影体验。影院中,少数加入字幕的场次是专门为了残障人士准备的,不同于字幕(Subtitle),这类字幕被称为“Caption”,“Caption”会将台词之外的辅助信息表现出来。
例如在论坛中常出现的(手动滑稽),(此处应有掌声)等辅助信息。目的是传达给听力障碍人士最准确的信息。
那么,为什么中西方在电影字幕上会有如此差异呢?
1
其实,在国内放映的电影,也不是一直都配有字幕的。
二十年前,译制片还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市场,有趣的翻译腔充斥着荧幕:“Oh 看在上帝的份上,请不要抛下我“;“嘿老伙计,我敢打赌,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真的是太糟糕了,就像隔壁苏珊婶婶做的苹果派一样“。
建国初期,中国的电影院极少,且多集中在大城市。为了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开拓视野、丰富文化生活,流动电影放映队带着电影进入山区和农村,这其中就有不少外国电影。但是,当时中国的文盲率极高,配音也就成为了首选。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字幕在90年代末开始流行。到了今天,针对于外国电影的国语配音慢慢退出了大荧幕,年轻人们更习惯于原声电影加字幕的搭配。但是依然有不少上年纪的人们习惯于观看译制片。
2
国内大部分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会配上字幕,除却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及,其实也是中国的文化和语言特点带来的选择。
中文及衍生语系与英文等拉丁语系从根源上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文源于象形字,是从图像中发展而来,靠视觉进行辨识,汉字也是自古埃及文化以来少有的仍然保持使用象形系统的文字;
英文主要靠声音识别与传播,类似拼音,人们根据不同的词根,可以轻松发出任意单词的正确的读音,无需了解其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对于少见的生僻字,人们需要拼音作为辅助才能得到正确的读音。
汉语作为表意字的一个语种,只有400个音节,却要表示两三千个常见汉字的意思,人们很难只根据发音来识别同音字。
元任先生的名篇《施氏食狮史》为最为典型的例子之一: “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单纯依靠听,大概没有人能正确识别出其中的含义。相声小品等语言文化,充分利用了这种特点,成为了汉语独有的艺术形式。近几年流行的“谐音梗”,也因此带给人们许多的欢乐。
想象如果没有字幕的帮助,人们看电影、电视节目将会费力许多。
3
中华文明有着千年的传承,期间朝代更替,民族融合,华夏大地上产生了许多方言。这些发音用法各异的语言,经常给人们的交流带来障碍。
不同于美式英语、土澳英语或是伦敦腔、苏格兰腔,中国各地的方言差异巨大,特别是南方地区的语系,不仅分支繁多,数量也数不胜数。听得懂闽南语的人,听不懂闽东语,常年说粤语的人,无法跟客家人交流。
相同的发音,在各个方言中还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笔者出自闽南语地区,小时候,小外甥出生时对外征集名字,笔者大笔一挥,写出“浩然”二字,不仅正气十足,还与唐代诗人孟浩然同名。但尚未送呈姐姐,就被父母拦了下来,原来“浩然”在闽南语中,是“爱哭”的意思。
生活中,人们对于同音不同字有多种区分的方式:
1. 靠语音积累
A:爱乐之城
B:知足常乐的乐吗?
A:音乐的乐
2. 靠前后语境
A:我刚买了一台笔记本
B:纸质的笔记本吗?
A:笔记本电脑
3. 靠相应的文字
A:我是教授
B:你是会叫的野兽?
A:教书育人,授职惟贤
相应的文字表述显然能够最快达成消息传递,令人精确地理解
所接受信息的含义。在观影时,清晰的字幕可以帮助观众快速区别多音字、多义词,统一不同方言区的人对于对白与台词的理解。
虽然,人们在看外国电影时,经常会因为看字幕而漏掉一些短小却蕴意十足的小伏笔,小细节;字幕对于近视或者老花眼的观众来说更是极不友好。但是,人们宁愿二刷、三刷仍然不离不弃地拥抱着外国电影。
谁叫既能听懂,又有字幕辅助的国产片对观众这么不友好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