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点27分发现老伴儿右上肢失去知觉,9点45分杨晨和他同事赶到小区,10点08分送进医院……”回忆那次与时间赛跑的经历,家住北京西山燕庐的李阿姨用“惊魂一刻”来形容。

李阿姨和她老伴刘叔叔是入住北京西山燕庐项目的第一批业主,两位都是年过古稀的长辈,2019年11月中旬西山燕庐交付,老俩口搬进了新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西山燕庐项目实景

新家在19楼,电梯上下方便,小区环境优美,住得也很惬意。疫情期间,考虑到两位老人年纪大,不便外出,项目上的工作人员经常嘘寒问暖,每周帮叔叔阿姨代购新鲜蔬果和防疫用品。

4月23日早上,刘叔叔醒来后发现右侧胳膊没力气,连点击手机屏幕这么微小的动作都做不到。李阿姨赶紧打电话给两个女儿,因为正是上班时间,打了几次电话都没有接通。

这可怎么办?情急之下,她脑海里蹦出一个人的名字:杨晨

在西山燕庐交付时,李阿姨和刘叔叔认识了杨晨。两位年迈的老人独自居住,杨晨和同事们帮助李阿姨修眼镜、洗地毯、给出行不便的俩老送水果、联络上门维修……在俩老心目中,杨晨待人热情又靠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西山燕庐项目实景

彼时,西山燕庐项目办公室里的杨晨正在开项目群视频会。

嗡嗡嗡……嗡嗡嗡……

电话震动,看到是业主李阿姨的来电,杨晨立马离开会议室,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急切的声音:晨晨!你忙吗?你刘叔他好像脑梗了,右手没知觉,都不能动了!

杨晨平时了解一些基础医学知识,他清楚脑卒中的黄金救治时间是3小时内,此时越快就医越好!

暂停了会议,他立马喊上同事李爽和张泽国、李博,并借了一辆商务车,最快时间赶到业主家。四个年轻人,把两位老人扶上车,飞速送到最近的一家三甲医院。疫情期间,医院的就医流程增加了防疫举措。四个年轻人有条不紊地分工:一人停车,一人咨询流程,一人填表格,一人照看老人,然后就诊、做检查、办理住院……

“还好送得及时,不然麻烦大了。”听到医生这句话,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从上午11点半开始输液,杨晨和同事帮着置办住院物品、安排餐饮,到下午俩老的女儿赶到医院,他们才放心地离开。

二十天以后,李阿姨的老伴儿康复回到家中。那“惊魂一刻”的记忆令俩老念念难忘,李阿姨说,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她想到了绿城人,这是他们的幸运。

康复出院的刘叔叔还特意写了一首诗送给杨晨和他的同事们:

绿城服务暖心怀,

情系业主不虚言;

疫灾无情人有情,

送菜到户暖心田。

售后服务新理念,

管花管草管人安;

分钟抢救令脱险,

不是亲人胜儿还。

李阿姨的感谢信,牵出一段“家人情”。

“这是人之常情,换别人也会这么做的。”杨晨听到李阿姨的感谢信有些惊讶。

“这其实就是一份责任。叔叔阿姨在危急时刻想到我,说明他们需要我的帮助,我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绿城把业主叫成‘家人’,想家人所想,急家人所急,这是应该的啊。”回忆起这件事,杨晨感慨道。

杨晨还说:“这件事也给我一些触动,父母年纪大了都需要陪伴,需要照顾,看到他们,就想到自己的父母,虽然我们忙于工作,也希望尽量把父母带在身边,让他们开心一些。”

是啊,用对待家人的心对待业主,这就是我们对“业主家人”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