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奇闻奇谈

唐代《酉阳杂俎》中以“天咫”为门类名,在其门类下,集中讲述了唐朝时有关天文天象的怪异故事。

“天咫”中开篇讲述了一则跟月亮有关的灵异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大和年间,郑仁本他表弟和王秀才漫游中岳嵩山,当时河南境内的嵩山植被茂盛,俩哥们儿挑萝越涧,迷失于幽深的谷地。这时候天色将晚,两人很是害怕,正在转悠时,看见有人一身洁白,于草丛中鼾睡,于是上前问路,反复几次那人均不理睬。后来,实在没办法了,那人才起来说:“你们知道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吗?上面明亮的地方,是太阳照到月亮的凸处而显现的。传说有八万二千户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我就是其中一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着,那浑身洁白的人打开包裹,里面果然有凿子、斧头什么的;又有玉屑饭,赠送给那迷路的二人:“你们吃了它,虽然不能保证长生不老,但也可以一生不得疾病哦。”说罢,给二人指了出山之路,随即消失不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以为这是一则荒诞不经的故事。在这里,那神秘的修月人道出了一则很重要的信息,即:

1、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2、月上明亮的地方,是太阳照到月亮的凸处而显现的。

3、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组成元素)所谓七宝,指佛家七种宝物,按照《无量寿经》中记载:“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4、有八万二千户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

5、又有玉屑饭,赠送给那迷路的二人:“你们吃了它,虽然不能保证长生不老,但也可以一生不得疾病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初用现代天文仪器观测月球是17世纪初的事。当时,意大利人伽利略制造了人类第一架现代天文望远镜。在观测中,他第一次发现了月球地表的起伏不平,有环形山,有洼地,有平原(即月海),在晚上我们看到月亮,它的暗处是洼地和平原;而明亮处,则是月球表面突出的地方。《酉阳杂俎》一书写于9世纪,段成式是怎么科学而准确地知道月球表面的起伏不平的呢?而且,还肯定地指出:月亮的明亮处,是太阳照在其凸显部分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实在无法猜测其中的奥秘。难道段成式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航天飞机?无论如何,嵩山幽境的那个白衣人在段成式的书中神奇地出现了,然后又神秘消失了。他打开包裹,向我们展示了用来修理月球的斧子和凿子,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敞开我们的想像力,依“玉斧修月”的传说追溯,是不是可以认定在人类文明出现以前,还有过一次史前文明?而“玉斧修月”的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事实而变成了神话?这所有的一切,真是玄机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