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连爆丑闻,民众进行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甚至逐渐演变成种族骚乱的今天,澳洲显得格外平静。这种大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颇有身处干燥温馨的小屋,看着屋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味道。
截止6月4日,美国已有将近200万人次确诊患上新冠肺炎,每天新增人数接近2万余人。此时的聚众游行大大增加的病毒交叉传播的可能性,在持续蔓延的疫情与不断动荡的骚乱双重打击下,美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
虽然美国的未来尚不明朗,澳洲却在复苏的坦途上不断前行。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澳币在昨天回升到了疫情前的利率;外国投资者们信心十足,排队购买政府发行的国债。
转眼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那些震惊全球,切实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灾难接踵而至。正如“流浪地球”里所描述的那样“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1
2019年12月31号,画面和记忆清晰得就如同发生在昨天。彼时,已有零星的新闻提及在武汉发现了新型病毒,只是这些消息昙花一现,随即便被各式各样的信息掩盖,没有人在意。
下午与假期留守堪培拉的朋友们相约聚餐跨年,众人一边准备着食材,一边闲聊谈笑。说话间大家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我们所处公寓位于湖边高层,远处一片烟雾正快速地由湖的那头包覆了过来。
不过数分钟,明亮清爽的蓝天就被遮天蔽日的浓烟掩盖,空气中弥漫着的烧焦味强烈刺激着呼吸道,恍如隔世。
此前森林大火已在澳洲熊熊燃烧了4个多月,全澳各地火警连连。可首都堪培拉却从没有遭受到任何影响,直到这几天多处大火合一,距离堪培拉仅几十公里。
在门窗紧闭的室内,大家迎接了新年的到来,我暗自揣测,这可不是好的兆头。
之后的半个月,每当下午4点,浓烟都会准时赶跑太阳,笼罩整座城市,人生中第一次感觉呼吸新鲜空气是一种奢望。
2
1月20号中午,微信群突然蹦出几条消息,住在西北区的朋友提醒大家注意冰雹,并附上了视频,鸽子蛋大小的冰雹正噼里啪啦宣誓着权威。
堪培拉以往有过冰雹气候,却鲜有人员财产损失,我并不觉得有多严重,带着从300多公里外的悉尼,跑了十多家药房才买到的防霾口罩开车出门。
接近目的地时,冰雹追赶了上来,狂风暴雨中夹杂着阵阵石子撞击玻璃的声音。我轻车熟路驾车到树下躲避,却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经历了人生中少有的绝望。
冰雹撞击车身的声音越来越大,撞击产生的震动也愈加猛烈。虽然经过层层树叶的缓冲,高尔夫球大小的冰雹似乎没有丝毫留情,我想起电影“后天“中,冰雹砸下,车毁人亡的一幕,瑟瑟发抖。紧接着玻璃碎裂,风雨冰雹一齐灌入车身。
短短20分钟,冰雹自西北往东南席卷而去,上万辆汽车受损,街道上一片狼藉。
3天以后,冰雹的余威尚未散去,武汉宣布封城,新冠病毒正式向全人类宣战。
3
2月1日,澳洲总确诊人数达9人,莫里森政府突然宣布禁止所有在2月1日以后从中国飞抵澳大利亚的短期签证持有者入境,为期一周。朋友圈里一片哀嚎,澳洲临近开学,多数留学生们的返澳日期集中在2月初。
最令人心疼的,要属尚在飞机上的同学们,正当他们在为选择鸡肉面还是牛肉饭犯愁的时候,“落地遣返”已然在等待着他们。
此时澳洲的山火已经熄灭,口罩等物资逐渐富余,周边同胞们万众一心,牵挂着祖国,不约而同地开始捐款捐物资,海外华人的心与武汉人民同在。
在海内外华人共同抗疫的时期,外媒开始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中国的孩子在家呆着”,“中国病毒”等明确带着种族歧视的新闻字眼,层出不穷。
在偏激媒体的引导下,街上,“带着病毒,滚回中国”的声音时有发生。华人华侨们愤怒了,提交给国会的请愿书,在短时间内就凑齐了上万的签名。因为歧视导致的街头冲突也大为增加,最终发展成整个亚洲群体都被卷入了漩涡之中。
4
莫里森政府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不断延长入境限制,部分留学生被迫选择第三国自我隔离14天后中转入境澳洲。
2月29日,澳洲的确诊病例维持了近一个月零增长,正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澳洲将成为少数在疫情中幸免的时刻,疫情毫无征兆地爆发肆虐了起来。
3月12日,澳洲最后的净土堪培拉沦陷。
为了探究澳洲人对于疫情的态度,我与朋友,扛着三脚架,挂上相机,走到街头,对当地人进行采访。采访的结果不尽如人意,青少年们大多抱以乐观的态度,认为病毒仅对中老年人有效,即使自己得了病,也肯定能治好。回家后,第一时间在公众号发文,呼吁朋友们少出门,教大家辨别真假口罩。
3月20日,澳洲正式“封国”,除永久居民和公民以外,所有人禁止入境。尚在第三国等待入境的留学生们失去了最后的希望,辗转14天,回到起点,并继续接受隔离。
澳洲各地的卫生纸断货,不愿意跟风抢购的我并没有储备多余的卷纸,厨房纸,湿纸巾被赋予了许多“过分的”职能。
3月27日,澳洲确诊人数突破3000人次,各大学陆续有学生确诊。
3月29日,澳洲单日新增病例突破500人次,政府宣布最严禁令,禁止2人以上的集会,各州宣布封锁边界,限制出行,零售餐饮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
学业之余,我一直从事旅游的副业。然而,山火与疫情的陆续到来,彻底将旅游业推向了深渊。提前一年满心欢喜计划好的活动,行程,市场推广的计划等都付之东流。看着周边不断沉寂、倒闭的旅社,一种人力所无法企及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4月2日,全澳确诊人数突破5000人,至此,疫情来到了转折点。人们开始陆续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高昂的违规罚款也将人们控制在了家中。
4月26日,澳洲病毒追踪APP正式上线。政府宣传,下载量达到1000万人,即可开始解封措施。在APP,上线的第一天,我下载了APP,抗疫之战,人人有责。
5月15日,澳洲多所大学为留学生提供住房补助。我在第一时间申请,并且获得了1500澳币的补贴,虽然杯水车薪,却也聊胜于无。
5月19日,澳洲多地无新增病例,第一阶段解封开启,学生重返课堂。
6月1日,第二阶段解封开启,咖啡厅、餐厅等恢复堂食,人数限制在10人之内。
朋友在布里斯班的车行买了新车,我们打算乘坐飞机过去,驾驶新车返回,路程大概在1300公里。抵达布里斯班机场后,如果是异州入境,需要填写表格,有正当理由的旅客被允许入境,审查得极为严格。当晚,我们连夜赶回堪培拉,一路畅通无阻。
其实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应对疫情的态度。恐慌性采购使得大批物资断货,酒精消毒液,卫生纸甚至鸡蛋,肉类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缺货状态。真正急需这些资源的人反而面临紧缺的风险。
而那些觉得自己年轻,不会得病,即使得病也不严重的年轻人们,应该多考虑家人,朋友和自身的社会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功抵御病毒。
本次疫情,除了中国外,澳洲应该算是抗疫成果最显著的国家之一。除了政府政策出台与执行效率极高外,本身多元的文化,使得人们的视野比传统“高傲”的西方国家更加开阔,地广人稀更是限制了病毒的传播。
澳洲的媒体政客们,最终也认识到了华人群体,在社区抗疫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疫情虽是灾难,也是机遇,中国以及海内外华人,在本次疫情中为世界各国做出了表率,体现了大国的担当和包容。海外的华人华侨们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