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这一两年中国芯是最受大家关注的领域。原因在于中兴、华为事件让大家觉得在芯片上,“造不如买”是不行的,一旦你造不出来,别人就会卡你脖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

当然,要承认这些年以来中国芯发展也相当快,比如中芯国际进入14nm制造工艺,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已经成为与高通媲美的顶级手机Soc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上,我们仔细来看看中国芯的相关技术,甚至专利水平,中国芯其实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走的路还很漫长,需要继续努力。

首先说说设计方面,目前国内没有自己的芯片架构,全是买的或别人授权的,华为使用的ARM、龙芯使用的MIPS,兆芯使用的X86,申威使用的alpha,还有开源的RISC-V,都是国外的,中国芯更多是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说制造方面,虽然中芯国际进入了14nm,但台积电、三星今年进入到了5nm,相差3代,至少是5年或以上的差距。另外像格芯、联电等也早进入到了10nm。

而在制造这一环节,中国半导体设备也是处于初级水平,光刻机技术还停留在90nm,全球前10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中,中国没有一家企业上榜,日本、美国的企业处于垄断地位。

同时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日本处于垄断地位,国内连高纯度的硅片都主要依赖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专利来看,目前中国共有上市的IC设计企业60多家,这60多家企业2018年申请专利4122件,2019年申请专利不到5000件,这还是中兴这样的企业把数量撑了起来,去掉中兴,另外50多家企业一年一共才2000多件专利。

而我们看看顶级芯片厂商英特尔、博通这些厂商,一年申请的专利就要达到近3000件,英特尔一家企业就要顶国内几十家厂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真的是不黑不吹,目前中国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走的路还很漫长,芯片发展没有捷径,更没有所谓的“弯道超车”,唯有扎实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你觉得呢?